增长是否被高估?提升竞争优势的路径何在?正在天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有关中国未来的话题不断吸引全球精英热议。
“中国就算做世界工厂也不再做‘两高一低’(高污染、高消耗、低附加值)的世界工厂。”如果说过去20年世界将中国的商业模式定位为出口导向型的低成本大规模生产,那么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参加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时的这句玩笑话,则道出了中国告别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
近年来,尤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高度重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出口大国的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200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9%,为1986年以来最高的增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今年前7个月,高技术产业增长值同比增长17.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从支撑了20多年快速增长的模式中“转身”,中国还能否持续高增长,引来参加论坛的各界精英激辩。
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认为中国只能保持一般的增长速度。他说,中国的转型是基于国内拉动的经济转型,现阶段看重巨额的投资。“我认为中国一定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顾问朱民相信中国能够保持高速增长。他说,金融危机彻底改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全球都在调整结构,价值往高端走,迫使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世界也许要看到这种转变。
“政治稳定非常重要,因为有强有力的领导,实际是中国经济已经非常快地实现了转轨。”世界经济论坛基金董事会成员、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全球安全研究所所长竹中平藏说,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已经改变。目前,中国1/3经济增长来自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他认为如果重新评价购买力,中国的出口实际仅占GDP的16%——17%,不是很高。所以中国应该可以在转轨后保持高速增长。
英国WPP集团首席执行官马丁·索瑞尔则认为规划的明智,能使中国在未来保持高速增长。“我相信,中国正在处于变革过程中,而且还要进行更多的改进。我看好中国的经济情况,为中国增长打高分。”
但他同时也提醒,中国保持高速增长还面临多方面挑战:卫生保健体制不完善、国企的垄断地位、服务产业发展水平不高、金融房地产大型企业的公司治理还要不断提高。
朱民认为中国未来的竞争力源于创新。他说,中国最多的资源是人口,中国要发展,根本前提是人口的价值增加、人口创造的价值增加。如何提高人力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就要靠创新。
与朱民一样,马丁·索瑞尔则认为创新是关键,至关重要。“在中国,无论国有还是私有企业目前都只注重国内市场,实际上要获得更快的增长应该走出国门而不是只满足于国内商场。”
而来自美国企业界的一些参会代表认为,考虑不同发展阶段,中国还处于靠效率拉动的阶段,对很多问题更多是采取短期的解决办法,如果需要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教育很重要。
对此,朱民说:“我们已经浪费了很多人力资源。在中国现在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人的身上,给他们最高的教育,给他们最好的价值,这样才能增加发展步伐。”
尽管中国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但内需支撑的增长格局远未形成;身处工业化、城市化同时加快推进的极特殊时期,中国更是面临诸多难题。提升竞争力,中国率先要解决的应该是什么?
马丁·沃尔夫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未来也许会永远保持这个头衔。过去10年中国出口每年增长20%,这样的高速度未来肯定不可能保持。要使经济每年增长8%-9%,必须启动内需市场。”
马丁·索瑞尔说,“根据我们的经验,中国内需非常强。随着工资上升,会刺激个人消费,企业和投资也会增加。”
朱民则表示,最重要的是制定合适的战略。他认为,中国现在的效率已经很高,但问题是外需不足、内需增长不多、人口变化加剧,所以战略非常重要。不光是国家战略,公司、企业也都应该认真考虑前瞻性、行之有效的战略。 (记者 邹兰 孟华 张晓松)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专题:2010夏季达沃斯论坛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