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第四届大厂发展论坛:新能源 新动力 新发展

2011年11月09日 17: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新能源等七大战略产业将被重点培育及政策扶持。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完成了最终框架的确定,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囊括在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中国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位于国贸正东30公里的大厂,利用CBD东扩及通州新城发展机遇,全力打造对接CBD的创新示范平台,抢占大北京经济圈经济发展制高点,实现大厂的京东崛起。本届论坛以“新能源 新动力 新发展”为主题,论坛旨在探讨京东新能源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产业优化升级和新能源产业等方面的话题展开讨论,为大厂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等方面起到智囊作用。

  在京冀合作鼓点频频的背景下,一场围绕北京产业变局的头脑式风暴呼啸而来。11月18日,旨在探讨京东新能源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产业优化升级和新能源产业等话题的“新能源 新动力 新发展——第四届大厂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相关专家出席了论坛,并分别就相关话题做了演讲。同时,来自科技部、北京市城市发展规划设计院和企业代表就新能源带动经济发展等话题展开了高端对话。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涵盖了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七大产业,为中国下一轮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而在产业政策扶持和巨额资金支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必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在业内专家看来,被誉为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面临黄金发展期。由于处于同一起跑线,对于面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区域经济而言,这将是一次难得的实现产业跨越的窗口。

  这一次,河北扮演的是产业急先锋,已经开始提前发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本次论坛上,河北首批省级产业聚集区——大厂潮白河工业区已率先启动新能源产业规划,并宣布大厂中华汽车城正式启动,目前首批签约企业已经入驻。

  据悉,在未来五年内,该产业园将形成以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电池、设备等为主的一条完整产业链,从而形成在技术、生产、检测、实验等各方面领军的国家级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区,产值将超百亿。

  而此前的11月5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世界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大会暨展览会上,河北省首辆自主研发品牌电动车——中华电动车的亮相引发热烈关注。业内人士指出,这或将成为河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的重构。

  新能源产业显然已经成为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素有“国贸正东30公里,CBD半小时工业区”之称的大厂潮白河工业区,正在成为京东最引人瞩目的新能源环保产业基地。一个可以佐证的事实是,在不久前由商务部主办的“2010(第三届)‘世界创新与投资促进平台’发布会暨国际园区合作论坛”上,大厂潮白河工业区荣膺中国最佳特色园区、专业园区单项奖——中国最具CBD潜质经济园区。

  大厂潮白河工业园区负责人表示:“对于大厂而言,中华电动车并不是一个单体的项目,它撬动的将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将成为带动整个产业的龙头。积极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定位高端产业资源,是园区的重要发展战略。”

  而对于北京中华汽车制造公司总经理田丰来说,在多方考察之后,最终选择大厂潮白河工业区的真正原因是大厂的“环首都战略”。10月22日,河北省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13县1圈4区6基地”为重点的环首都经济圈蓝图浮出水面。而中华电动车选址的大厂位列13县之中,4区之一的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也与中华电动车产业方向不谋而合。

  仅仅一周以后,河北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工作会议召开,以京东新城、京南新城、京北新城为格局的环首都城市群建设拉开帷幕。以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为基础的京东新城,到2015年人口将力争达到150万人。

  环首都经济圈战略的全面实施,京东新城建设的全面启动,使得京东大厂更是脱颖而出。不做“睡城”,大厂将自身定位于北京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和功能产业的配套地,现代制造、物流和服务业的聚集地,积极打造京东宜居、创业的生态型中等城市。“随着北京市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大厂与北京的同城正在成为现实。”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亚平表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