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都市圈国家战略时代

2011年11月10日 17: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自1950年代以来,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大城市的率先发展,世界都市圈和城市带的形成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如果把中心城市人口100万以上、都市圈域人口300万以上看作大都市圈,则目前全世界已形成了大约500个大都市圈。

  根据相关资料,1970年全世界有80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圈10个,其中发达国家5个,新兴工业国家5个,发展中国家9个;到2000年,全世界80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圈进一步发展到28个,其中发达国家6个,新兴工业化国家7个,发展中国家15个。

  根据发达国家走过的城市化历程,1950年代以前为向心聚焦的城市化阶段,1950-1970年代为城市郊区化阶段,1970-1980年代中期为逆城市化阶段,1980年代中期以来为再城市化阶段。

  英、美等先发的资本主义国家很早就实现了城市化。如英国1801年城市人口比重为26%,到1890年就达到了72%;美国1860年城市人口比重为19.8%,1920年城市人口数超过了农村人口,1960年城市人口比重达到了69.9%。美国尽管1920年代就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现象,但其高潮却出现在二战结束以后,尤其是1950年代。与此相对应,都市圈也产生于1920年代,该时期美国有都市圈(都市区)58个,都市圈域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47.6%,美国至此进入了“都市圈国家时代”。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奥地利、瑞典、意大利、芬兰、加拿大、日本等在1950-1970年代也进入了“都市圈国家时代”;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巴西、阿根廷、台湾等,在1980-1990年代进入了“都市圈国家(或地区)时代”;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等,从1990年代以来也开始大量出现都市圈。

  综合各国情况发现,一国或地区城市化率超过50%(或者出现城市郊区化现象),则该国或地区就进入了都市圈发育和形成的时代;当城市化率超过70%,或者城市郊区化完成(郊区人口超过市区人口),则该国或地区就成为名副其实的“都市圈国家(或地区)”。

  都市圈的发育起步于城市郊区化,在城市化率50%-70%期间处于发展壮大期,在城市化率超过70%时进入稳定发展期。都市圈的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私人汽车的普及、道路交通网络的完善、政府的规划和政策引导等众多因素息息相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