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赵晋平:不再“超国民” 外企应欢迎

2011年12月09日 11: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赵晋平:不再“超国民”外企应欢迎
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资料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 吴鸿亮)入世十年至今,利弊之争始终未绝,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贾根良就曾发表文章称,中国已深陷外国低端市场与廉价劳动力陷阱。他建议采取各种限制进出口的政策,并认为中国在入世十年之际应考虑退出WTO。这一观点引发中国社会强烈争议,赞成反对者皆有。

  日前,记者就这一观点专访了研究进出口贸易的学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赵晋平认为入世确实是一把双刃剑,但需要历史地、综合地、全面地看待入世之利弊,入世对促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容否定。

  此外,赵晋平认为,入世十年至今,外企其实也不再享有进入时的“超国民”待遇,但这是中国市场体系逐渐成熟的表现。而只有一个成熟的、规范的市场体系才会成为跨国企业成功的基本保障。

  大多数人不会赞成退出WTO

  赵晋平认为,入世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在市场开放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开放市场一方面可以满足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但某些本土产业如果不具备竞争力,可能会受到其他国家商品的冲击。

  但赵晋平表示,对于市场开放可能受到的冲击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安排给予必要的扶持,为其转型和调整创造条件,以克服困难,尽可能降低开放成本。过去几年,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农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事实上,如果从中国入世十年经济持续增长、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个事实来说,大多数人不会赞成退出WTO这样极端的观点。

  赵晋平说自己还是会更多看到加入WTO带来的积极效应,如推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的改革和中国的结构调整。尤其是在促进中国老百姓就业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远比负面问题多。

  进口与入世关系更密切

  对于贾根良教授“中国已经深陷外国低端市场”的观点,赵晋平认为其实进口与入世关系更密切。入世对于中国进口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2008年以后贸易顺差正在逐步缓慢收缩,贸易平衡一定程度上取得积极进展。

  赵晋平说,在入世之后,中国需要按照世贸组织规则降低关税水平,取消绝大多数不符合规则要求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但另一方面由于入世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强劲,无论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都有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导致对国际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

  对于进口增加导致挤压本土产品,赵晋平认为政府会在一些敏感领域采取一些适当保护的措施。比如近年来中国对农业扶持较大,取消农业税、对农民种植补助都提高了中国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应欢迎“超国民”消失

  对于跨国企业,赵晋平给予了绝对的肯定。他认为外商投资企业对推动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发展和结构升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他也提醒外企高管们:入世十年至今,中国的市场形势与当年已经有明显不同,有些过去对于外企的“超国民”待遇会消失,外资企业和中资企业将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竞争。

  赵晋平认为,这并不是中国政府对外资企业的态度有了变化,而是中国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一个成熟、规范的市场经济体系是跨国企业在全球发展的基本条件,赵晋平认为外企应该欢迎这种市场体系的到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