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近期菜价属正常季节性波动
今年以来,蔬菜价格水平总体在高位运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蔬菜消费价格指数在1~9月份同比上涨了18%,远高于其他食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其中,春季的大白菜和白萝卜价格也比较高,平均批发价格超过了2.0元/公斤。但是,在10月份,露天菜、大棚菜和温室菜集中上市,蔬菜供应量大幅增加,蔬菜价格出现了全面回落,下降幅度扩大,尤其是一些地方大白菜、芹菜和白萝卜出现滞销卖难,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如何看待这次的菜价波动呢?
首先,今年蔬菜价格波动幅度总体较大,但主要仍以季节性波动主,仍属于正常范围。其次,不同蔬菜价格涨跌互现,供给过剩与供给短缺同时交替存在。比如,同样是冬储菜,今年大白菜和萝卜行情不好,而土豆则表现较为坚挺,高开高走。再次,不同蔬菜价格的波动原因不一。今年春季大白菜和萝卜价格走高,一方面是受到南方持续阴雨天气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去年冬储菜减少所致。而秋季大白菜和萝卜价格下跌,一方面是种植面积扩大,另一方面更是由于天气条件较好,秋菜基本上都喜获丰收。芹菜价格大幅下跌则是由于七八月份价格高,导致农民迅速扩大种植面积,10月份上市量增加。
作为小生产者的菜农,所得的收益和承担的风险很不对称,是蔬菜价格波动的牺牲者。在蔬菜等农产品价格高时,菜农只分到一小杯羹;而在价格低时,菜农在生产中的投入将付诸东流。该如何走出蔬菜价格暴涨暴跌的“怪圈”呢?
目前,对于易储存的冬储大白菜和萝卜,应鼓励农户和经销商加大储存和加工。如果因价格太低而减少库存,又会引起明年春季大白菜供应短缺,使今春大白菜价格大涨的情形重新上演;如果在价格低时多储存一些,能自然平抑明年春季的价格。对不易储存的芹菜,则应加大促销力度,缩短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通过社区蔬菜店和蔬菜直通车等方式加快销售。
从长期来看,稳定蔬菜产量是稳定蔬菜价格的前提。进行有计划的生产,以需定产是解决蔬菜价格波动最理想的方式。稳定蔬菜产量一方面要稳定种植面积,减少盲目生产;另一方面要稳定单产水平,减少气候和病虫害的影响。为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加强小农户与大生产的对接,提高生产的组织化和专业化水平,解决产销难题。目前,我国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仍然是个难题,农民种什么品种、种多少,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以致于农民说现在种菜是在赌博。在目前各个农户分散经营和决策的情况下,难以很好地规划生产。因此,通过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有助于提高农民与市场的衔接能力,有利于实施计划性的生产。
第二,加强蔬菜生产和消费的监测统计,指导蔬菜生产从无序变为有序。蔬菜品种多,又是常年种植,一茬接一茬,有生长周期长的,也有速生蔬菜,有露天的,也有大棚的,还有温室的。我国的蔬菜生产和消费方面的统计相对落后,既不知道具体的蔬菜品种生产了多少,也不知道消费了多少。目前,农业部正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从2011年12月8日起,开始发布蔬菜生产信息月报,向社会提供各地蔬菜产量和价格信息,但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三,提高蔬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做好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预警和防范,减少蔬菜单产的大幅波动。在目前,蔬菜生产方式仍然较为粗放,尤其是露天大田菜,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菜价也随着天气的变化而不断波动。因此,加强技术和管理也是稳定单产和稳定市场的重要举措。
从蔬菜市场的后期走势来看,11月份后,随着天气的变冷,蔬菜价格将出现季节性回涨。从农业部种植业司的蔬菜生产信息监测数据来看,9月份蔬菜在田面积同比扩大1.6%,如果天气正常,蔬菜供应应该是有保障的,蔬菜整体价格将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张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