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经济观察:逆境突围后中国民营企业迎来哪些新机遇?

经济观察:逆境突围后中国民营企业迎来哪些新机遇?

2020年12月12日 16:24 来源: 雷竟技平台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经济观察)逆境突围后中国民营企业迎来哪些新机遇?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王恩博)今年以来,中国许多民营企业面对疫情冲击奋起自救、逆境突围。新的一年已在“敲门”,随着中国经济运行逐渐恢复常态,民营企业将迎来哪些新机遇?“张謇精神的时代意义”2020年度论坛12日在北京举行,多位与会专家学者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给出答案。

  中国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何在构建这一新格局过程中激发民企活力,受到专家们关注。

  “民营经济如何发挥应有作用,要结合构建新发展格局加以深刻认识。”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说,在中国的配套改革和全面开放过程中,要基于竞争中性概念给予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支持,以及必要的各方面公平竞争制度环境。让民营企业和其他所有企业一样,在中国打造高标准、法制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充分发挥潜力和活力。

  他进一步指出,“双循环”中的内循环对应中国本土市场主体,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要让他们在中国雄厚的统一市场基础之上,进一步享受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化支持红利。在外循环方面,也要充分肯定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积累的丰富外向型经济发展经验,“他们正继续敏锐地对接国际市场,寻找外循环方面可以抓住的机会”。

  新发展格局之下,民营企业享有更多支持,同样也肩负着重要责任。

  在清华大学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李稻葵看来,民营企业要努力做到两件事:其一,帮助国家解决一些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尤其一些长期专注微小零部件的企业要争取成为行业内的“隐形冠军”;其二,要尽到社会责任,助力社会缩小贫富差距,走向共同富裕。

  明年中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哪些新机遇民营企业不容错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注意到,中国官方如今在延续供给侧改革思路的同时亦强调注重需求侧改革,这意味着未来发展要更加重视瞄准人民群众的需求。

  他指出,中国经济已由粗放的数量型增长转为质量效益型增长,民众消费结构和形态也随之发生改变,从物质层面的升级换代转向更加追求绿色、生态化消费。这样一来,需求侧便对供给侧提出相应要求。

  在此背景下,贾康建议,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民营企业要针对自身市场,进一步做好创新供给,同时满足、对应并引领需求方面的创业创新。“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同企业要在自己面对的竞争环境综合考量之下,提高整个生产经营战略和策略组合方案的水平,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李稻葵认为,未来5至10年城镇化将成为中国发展的最大机遇之一,部分发展快速的地区将产生大量交通、教育、养老等需求。民营企业家需要认真研究中国新经济地理,搞清楚哪些地区是未来的增长点,并在这些地方发力,助力中国经济加快调整升级步伐。(完)

【编辑:李霈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雷竟技平台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