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两千年南珠黯淡无光 期待重拾声誉——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经济新闻
    综述:两千年南珠黯淡无光 期待重拾声誉
2010年06月24日 02: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资料图:4月17日,一尊价值600万元人民币,佩以中国最大天然海水“南珠王”的“珍珠仙女”石膏作品,从广西北海启运上海世博会展馆。这尊头戴由228颗南珠、1880枚钻石和18K黄铂金镶嵌而成的“海之皇冠”的“珍珠仙女”,手擎一粒于1990年在广西合浦海域发现的价值200万元、直径达1.12×1.55厘米的中国最大天然海水珍珠“南珠王”。 中新社发 朱辉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湛江6月23日电 (记者 索有为)南珠久负盛名,自古就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的说法。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选择了南珠作为高贵、财富、身份的象征。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珠宝市场上只有珍珠与玉石、钻石三足鼎立。而在近20年来,新出现的黑珍珠和南洋珠竟在世界珠宝市场上将南珠击溃,人们为两千年南珠黯淡无光扼腕叹息。

  23日,广东省在湛江举行振兴南珠研讨会,试图为南珠重新熠熠生辉寻找路径。

  广东湛江一企业代表称,湛江是中国南珠最重要的产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推广珍珠进入人工养殖时期,但近20年来因盲目生产,由于育珠时间由以前的一年半缩短为现在的不足8个月,致使南珠质量下降、声誉受损。近20多年来南珠产量虽然增加了100倍,但按现在物价计算,价格却下降了约200倍。部分珠农非但没有增收,反而负债累累,南珠产业步履维艰。

  更有业界人士直言,南珠是融入了中国文化和信仰的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寄托的吉祥宝物,但现在却沦为普通工艺品,从而进入了价格的恶性竞争,甚至北海、三亚等地南珠已成为劣质珠的代名词。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郑伟仪坦承,广东南珠产业由于忽视了良种选育,养殖者急功近利,缩短育珠周期,导致珠层薄、质量差。另外,珍珠加工技术落后,加工能力低,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全省没有一个省级以上的珠母贝良种场。而日本利用其先进的加工技术,大量进口世界各国的珍珠进行加工再出口,同时向越南等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来扩大养殖规模。

  让南珠重新熠熠生辉亦是广东官方和企业当前的共识。广东提出,经过3至5年的努力,形成养殖、加工、市场、技术服务、质检等完整的南珠产业链,到2015年,产业形成规模,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并形成一批南珠科技创新成果。

  郑伟仪说,广东将建立“广东南珠”产品质量标准,设立省级珍珠质量检验站,加强珍珠养殖、出口监管,规定珠层上市基本标准。推进南珠产业化,鼓励组建科研、生产、贸易一体化的大型珍珠产业集团。力促湛江市建成“南珠”产品交易市场,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珍珠产品集散中心。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何毛贤说:“由于南珠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日趋下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南珠产业已到了历史的低点,振兴南珠迫在眉睫,需要官、产、学、研的通力合作。期待南珠在不久的将来享誉中国和世界。”完

参与互动(0)
【编辑:朱鹏英】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