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渐入佳境 中国处国家形象觉醒期

2011年10月10日 01:0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资料图:中国驻纽约旅游办事处于2011年4月至6月在纽约推出为期84天醒目的“2011年中华文化游”巴士广告,十辆贴满中国旅游形象-长城与京剧画面的公共汽车,穿行在纽约市的大街小巷,向纽约市民和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传递着“中国欢迎你”的热情洋溢的信息。中国国家旅游局将2011年海外旅游推广主题确定为“2011年中华文化游”。中新社发 孙宇挺 摄  

  当中国人即将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之际,北美的电影观众也迎来了又一部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

  一个月前,电影《辛亥革命》在长春市举办的第七届东北亚博览会上亮相,并被一家美国电影公司购得海外版权,负责影片在北美地区的发行。9月23日起,《辛亥革命》在全球上映。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文化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并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中国电影,以及各种文化作品和产品通过不同渠道、载体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的国家形象。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中国电影近年来一直在加强海外推广。2010年,我国在境外举办了100次中国电影展,展映国产影片578部次。中国电影展映活动所到之处,均产生热烈反响。

  大银幕上闪动的身影和画面正向越来越多外国人讲述中国的故事,帮助人们了解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中国。

  图书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样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作为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的“领头羊”项目,“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实施已有5年,累计助推近2000种图书走向海外。

  2009年,国新办又推出了这一计划的加强版“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2010年,这一工程资助373种图书“走出去”,涉及9个国家和6个文版。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高级顾问安德鲁认为,对于图书而言,当前的中国和世界共同选择了国际化,通过文化交流向世界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让图书成为连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推广中文将帮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形式。

  据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统计,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开设以来,截至2011年5月,全世界已有101个国家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深刻内涵、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孟柱亿说,今天的孔子学院已经超出了作为交流和沟通工具的语言学习层次,是学习和认识孔子思想、谋求共同发展的象征。

  今年9月,欧洲大陆的柏林、维也纳到莫斯科,涌动着一股“感知中国”的清泉。

  在《亲水之城——青岛图片展》上,柏林市民亲切感受这座中国海滨城市的百年沧桑;在《生命·阳光》杂技晚会上,维也纳观众向广东杂技团演员报以长时间热烈掌声;在克里姆林宫大剧院,《长白神韵》的歌声舞影令莫斯科人如痴如醉……

  自1999年以来,国务院新闻办先后在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举办了以“感知中国”为主题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将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介绍到世界各地。这扇“文化之窗”,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之一。

  2011年1月,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上开始出现众多中国面孔。来自中国各地的59个人物在《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中一一亮相。虽然每人在片中平均只出现一秒,但却生动传达着中国的形象。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说,这一“国家广告”的投放,好比是启动了一个按钮,中国正试图在外部世界的语境中说话,去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

  而在这个有着“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广场上出现的还有更多的中国元素。

  今年8月1日,伴着纽约迎来的新一轮朝阳,时报广场一块大型液晶“中国屏”也随即亮了起来。这是由新华社全资子公司新华影廊(北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租用的大型广告屏。屏幕上不断闪动的“中国信息”吸引行人驻足观看。

  专家认为,在不断加快的“走出去”进程中,中国文化正越来越多地被世界所了解和接受,中国已经进入“国家形象”的觉醒期,而要实现国家形象更大程度的提升,还需要中国付出更多的努力。

  “国家形象宣传片只是中国形象表达的沧海一粟,实际上,中华伟大文明、文化的传递还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说。(华春雨余晓洁白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