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世界遗产!除了普洱茶,景迈山还有什么?

分享到:

新晋世界遗产!除了普洱茶,景迈山还有什么?

2023年09月20日 08:31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云南网友纷纷欢呼:“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换来了今日的成功!”也有茶友表示,“景迈山的普洱茶是不是要涨价了?”茶商则第一时间表示,“景迈山普洱绝不涨价。”

  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

  在很多人眼中,普洱是和普洱茶划等号的,是闻名遐迩的“世界茶源”。

  在普洱,在景迈山,茶是古老的信仰,也是生活的方式。当地的布朗族认为茶相当于他们的生命,祭祀、婚丧嫁娶、待客时都要用茶。青年男女相聚时,女方给男方倒茶水的多少表达出喜爱程度。

  自家茶林中最先发芽的茶树,被看作茶魂树,是这片茶园的主宰,不能随便采摘,更不能砍伐。茶魂树的树干上通常系上竹篾编制的小篓,用来盛放祭品。每年采新茶之前,家中长者斋戒、沐浴、更衣、祭茶祖、供茶神,在茶魂树下点燃蜂蜡,供奉茶和饭菜,跪拜诵经。家家户户将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代代相传。

  77岁的苏国文是“普洱祭茶祖习俗”的传承人。2004年他退休回到景迈山的芒景村,一心投入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中。在他和村里人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芒景村恢复了布朗族传统节日“山康茶祖节”“开门节”“关门节”……“茶魂”理念在逐步复苏。

  景迈山人的衣食,基本都来自茶山。茶作为重要的食材和药材,为当地世居民族带来了生计。

  目前,景迈山有7万余亩茶园,茶叶种植采摘性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95%以上。

  景迈山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所蕴含的跨越千年的智慧。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由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护林共同构成,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核心区的9个传统村寨之间,均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分布于不同的山头,这是考虑到“环境承载量”。景迈山先民对自然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不断适应寻得的“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等成功经验,使得村寨和茶林实现了上千年的可持续发展。

  林茶共生、人地和谐是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最鲜明的标志。景迈山的村民延续着传统的林下种植方式:在森林间有限度地片状开发茶林,茶林之间保留森林作为分隔防护,保留高大乔木遮阴,茶树周围的草本植物和低矮灌木保持水土。生活在森林里的昆虫和鸟类,帮助茶树免遭害虫啃噬。茶树不过分密植,不过分采摘新芽,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合理分配及可持续利用土地,使他们创造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的山地人居环境。

  此次,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动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为人类“活态”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案例”,也让普洱这座美丽的城市走到了世界面前。

  普洱,有着“中国最容易失眠的城市”的网络诨号。这里不仅有茶,处在北回归线上的普洱,还是“中国咖啡之都”。

  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优势,让普洱不仅有着兴盛的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也历来蓬勃。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对外经贸商路——茶马古道就从这里出发。从这里向北,茶马古道经昆明,再到北京;往西过西藏,翻越喜马拉雅山再进入南亚次大陆;向南一路延伸到东南亚。

  普洱就是这一切旅程的源头。普洱茶马古道是“一条流淌的茶马文化长河”“一段可以触摸的历史”。

▲民族团结誓词碑。(图片来源:普洱市人民政府网站)

  独特的地理优势,让普洱成为云南通往东南亚的交通要道,也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这注定了普洱是一座多彩的城市。普洱居住着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个世居民族。各民族文化交融、互敬互爱、碰撞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葫芦节、泼水节、木鼓节……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纵情歌舞,尽情狂欢。

  普洱更是一座团结的城市,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就屹立在普洱民族团结园内。她见证了普洱的美丽与祥和,更见证了云南各族群众的团结一心、友爱互助。(作者简介:田艳,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法学)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监制 | 杨新华

  统筹 | 王彦龙 刘佳

  责编 | 刘娴

  审核 | 蓝希峰

  采写 | 李依霖

  制作 | 胡琪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编辑:曹子健】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