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漆髹涂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囡:中华巧工 “漆”心可见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4日 14:19 来源:雷竟技平台

  【解说】从古至今漆器便贯通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当中。画面中这个正在制作漆器的人是国漆髹涂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囡。十几年来,李囡制作了近2000件作品,从大漆漂染的衣服、大漆莳绘的自行车到大漆新派家具。每件作品都倾注了他对漆器的热爱。

  【同期】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漆髹涂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李囡

  (大漆)它主要是做漆器,有实用具、有农工用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器具使用的长久性。

  【解说】一件漆器制作从选材制胎、调色、捻漆制作、打捻、髹涂到最后的打磨、擦漆、抛光最少需要三个月,最长则需一年。就连制作漆器的打底工艺都要进行十几个步骤。

  【同期】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漆髹涂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李囡

  第一遍上漆,然后打磨,然后再上漆,再打磨。然后下个步骤裱布,裱的是咱们中国传统的夏布,然后在裱布的基础上,刮灰,刮粗中细三种灰,然后每一遍都需要进行打磨。刮灰结束之后,就是保证木胎的平整和耐用,之后上底漆,最后上4遍传统的黑推光漆。黑推光漆结束之后,最后一遍进行楷清抛光。这个就是制作漆器的打底工艺。

  【解说】漆器不仅制作工艺困难,漆的干燥对于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由于黑龙江冬天冷,干燥,没有水分,不适合髹涂大漆的干燥,李囡对制漆工艺进行改良,研制出适合黑龙江地域使用的大漆。

  【同期】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漆髹涂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李囡

  漆的干燥过程,它需要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湿度,比如说温度它得达到20到30度,湿度得达到70%-80%。我们回到东北来制作,传承这个工艺,首先要解决漆的问题,我回来研究三四年,经过熬制、提炼,让生漆的精度更高一些,让它能适合东北这边的气候。

  【解说】当下,李囡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结合,使得“漆器”的艺术形态更加多样。像螺钿、砂砚等传统装饰物,可以在鼠标、手机壳、移动存储等电子产品中灵活运用,未来他还将尝试将碳纤维与漆器相结合,以得到更轻、更结实的胎质。李囡希望通过创建非物质文化品牌,将国漆髹涂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赵宇航 宋玉兰 姜淅萌 黑龙江哈尔滨报道)

责任编辑:【宋方灿】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