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的思想内涵
“走转改”的思想内涵
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意义重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其思想内涵来看,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生动实践。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闻工作的理论根基和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夯实理论根基、增强基本素质是“走转改”的重要目的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领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新闻工作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分工协作、技术先进,有其自身规律,对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突击能力、拼搏精神、扎实作风等,都有很高要求。作为党的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思想政治水平是首要的素质,专业性、技术性的要求,都不能代替思想性、政治性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水平的根本。理论根基不牢,新闻工作就可能偏离正确方向;基本素质不硬,新闻工作者就很难写出有深度有力度的报道来。新闻报道是历史与社会的生动反映和典型记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政治性、政策性、导向性都很强,更加需要坚实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为指导、支撑和保证。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活力与阻碍并存,和谐与矛盾并存,愿景与风险并存。怎样认识当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发展趋势,怎样反映中国社会的实践本质、生活主流,怎样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弊端、机制障碍,是新闻战线的重大任务,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深入掌握、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之贯穿于新闻的事例选择、切入角度、内在倾向、话语表达之中,从而加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说服力、引导力。
“走转改”活动要求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要求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基层,把版面和荧屏更多地留给群众,要求多反映贴近群众情感的事例,多运用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这些要求秉承的都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弘扬的都是求真务实、面向实际、贴近生活的思想路线,奉行的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的都是实践出真知、群众出智慧的认识途径。所以,开展“走转改”活动,实质上是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主线贯穿其中。各种做法措施都要立足于着眼于夯实这一理论根基、增强这一基本素质,这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树立和维护新闻工作者良好社会形象的思想理论基础性建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仅要看下去了多少编辑记者,建立了多少个基层联系点,编发了多少来自基层一线的稿件,吸收了多少带着“泥土味”的百姓话语,更要看经过“走转改”的新闻工作履行服务人民的宗旨要求、发挥新闻媒体联系党和人民的纽带作用是否效果更好,要看新闻工作者群众立场是否更坚定、求实精神是否更深入,要看新闻报道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是否统一得更好。世界观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方法论的提高是根本的提高。
新闻从哪里来、新闻工作为谁服务、新闻工作者以谁为师,是在“走转改”中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键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含着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要与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效用;不同领域的特殊矛盾,决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重点。“走转改”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既是新闻战线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也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是新闻从实践中来。新闻作为认识的一种形式和成果,其来源只能是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即使信息时代新闻来源渠道众多、表达样式多样,获取新闻信息快捷便利,社会实践仍然是新闻的真正来源。社会实践具有多层次性,基层是基础,是直接从事社会生产的单元、更加贴近社会生活的细胞,是反映社会发展状况的一面真实的镜子。“知政失者在草野。”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新闻从实践中来,就要强调新闻从基层中来,“走基层”就是找新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无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怎样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会变化,他们作为新闻主体的地位不能动摇。新闻从实践中来,就要坚持新闻从群众中来,深入群众就是深入新闻富矿。
二是新闻工作为群众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是党的新闻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根本宗旨。“走转改”活动根本的是要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在新闻队伍中牢固树立为了人民、服务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导向,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指引、评价、检验新闻工作的最高标准。当代社会,新闻媒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群众的高度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寄予厚望。越是在受到重视、尊重的情况下,新闻工作者越是要牢记职责使命,恪守服务人民的宗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由于多种原因,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群众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疾苦,新闻工作就更加需要为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大力提高服务人民的水平,拓展服务人民的方式,增强服务人民的效果。
三是新闻工作者以人民为师。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她不仅是新闻工作者力量的源泉,而且是智慧的源泉。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拜人民为师”的要求。新闻工作专业性强,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知识能力更新快,新闻工作者更有必要在不间断的“走转改”中不断学习人民。要把学习人民作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迫切需求,克服自我高明、居高临下的心理,从人民群众那里发掘新闻的不尽源泉,吸收新闻工作者的营养,虚心地学、真正地学、长期地学。要把学习人民作为进一步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迫切需求,学习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真诚朴实的情感、正直忠厚的品德,并将其注入每篇新闻作品之中,学习人民才能影响人民。
社会实践是一本活生生的“大写的书”,“走转改”就是感受、领悟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过程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理论、思想和精神,但从根本上说,它来自于实践、植根于实践,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世界本来面目的反映,都是实践内在规律的提炼。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从书本中学、从课堂上学,这是重要途径。同时,更要强调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一本“大书”,是一个“大课堂”,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既要走进课堂,也要走进大地。社会实践中蕴涵着历史兴衰的规律,社会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从亲身经历、体验和实践中得出的感悟更加深刻、更加扎实。
“走转改”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这既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树立新闻战线良好形象的过程,也是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过程。“三深入”直接感受的是广大基层的生活状态、人民群众的价值准则、各项决策的是非得失,感受的是历史的趋势、生活的脉动、人生的意义。从中就能够更加深入地懂得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历史进步的动力是什么,人民群众的需求是什么,新闻工作的职责是什么,等等。“走转改”活动越是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闻工作者中就树立得越为牢固。(颜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