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龙舟竞渡香港仔 百舸争流迎端阳

分享到:

特写:龙舟竞渡香港仔 百舸争流迎端阳

2023年06月22日 21:26 来源: 雷竟技平台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社香港6月22日电 题:龙舟竞渡香港仔 百舸争流迎端阳

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22日适逢端午,在香港仔避风塘的海面上,“2023香港仔龙舟竞渡大赛”拉开帷幕。这场约有150年历史的龙舟比赛,最初由香港渔民自发组织而来,现已发展为包括近30个项目的比赛。

6月22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当天,“2023香港仔龙舟竞渡大赛”在香港仔海滨举行,28场赛事呈现浓郁的中国传统和渔港色彩。图为两支参赛队展开比拼。<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侯宇 摄
6月22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当天,“2023香港仔龙舟竞渡大赛”在香港仔海滨举行,28场赛事呈现浓郁的中国传统和渔港色彩。图为两支参赛队展开比拼。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龙舟被视为渔民的吉祥物,往昔渔民生活较为单调,每年端午节的“扒龙船”(即龙舟竞渡)是他们重要的节目之一。

  如今,“扒龙船”保留了许多传统习俗。例如,龙舟下水前,各龙舟会要举行“龙舟下水礼”,祈求健儿平安。比赛时则举行“颁大旗”的仪式。仪式上,参赛龙舟的龙头处要装饰象征好运或祝福的菖蒲、金桔、红果等,各队间也会相互泼水祝福、加油打气。

  竞渡大赛当天,避风塘两岸插满了各龙舟会的彩旗。虽然当天天气炎热,上午9时30分比赛开始前海滨长廊仍已挤满了前来观战的市民。

  市民李先生这天特地从旺角赶来,为参与竞渡大赛的朋友加油鼓劲。他告诉记者,香港各区的龙舟赛有不同特色,之前他也会不时趁端午假期观赏其他比赛。疫情期间,许多赛事暂停。如今社会复常,比赛纷纷复办,终于有了端午节日的气氛。

图为市民游客在香港仔海滨沿岸观赛。<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侯宇 摄
图为市民游客在香港仔海滨沿岸观赛。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香港沙田、屯门、大澳等地当天也举办了龙舟竞渡赛。而香港仔竞渡大赛中最具特色也是最有难度的当属“大龙”的比赛,每年会吸引10余支龙舟队前来比拼。所谓“大龙”,就是长达25米的龙舟,其上可载近50名选手“同舟共楫”。

  比赛中,伴随龙舟鼓响,健儿们奋力划桨,溅起朵朵水花;待龙舟抵达终点,赛道两岸观战的市民纷纷发出喝彩和掌声……经过激烈角逐,“显利工程同庆龙”(下称“同庆龙”)龙舟会的队伍夺得“渔民大龙精英金杯”冠军。据了解,这支队伍的历史已逾百年,并多次在此项目上夺冠。

  该龙舟会副主席郑华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操作龙舟不仅需要队员团结一心,更离不开充足的体力。为了此次比赛,队员们赛前进行了每周3节课的练习,每节课约3个小时。此外,队伍中很多队员都是渔民的后代,加上充足的训练,操作“大龙”的难度对他们来说就变得“湿湿碎”(粤语,意即“小意思”)了。

  除了激烈的比赛,市民还可以欣赏到各队伍的“私家龙”。郑华明举例说,“同庆龙”龙舟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龙须”。历史逾百年队伍龙舟的“龙须”一般会刷成白色,显示队伍的经验丰富,但“同庆龙”龙舟的“龙须”仍为黑色。“黑色‘龙须’象征着我们的队伍充满朝气。‘同庆龙’队员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这与龙舟的寓意颇为相合。”(完)

【编辑:陈海峰】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