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周刊》新刊热销加印200万份 多国表达不满
巴黎一家地铁站口报刊亭早上开门前已有大量人排队,销售人员称,不到15分钟450份新刊即售罄。
迪厄多内(左)曾自设的一个动作因形似纳粹礼受到犹太人团体谴责,法国球星阿内尔卡(上)因用这个动作庆祝进球,被禁赛5场。
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沙尔利周刊》14日发行遭恐怖袭击后的首期杂志。这期杂志名为“幸存者专刊”,封面刊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形象的漫画,在多国引发争议。埃及方面谴责这一封面“煽动仇恨”,伊朗批评其“挑衅”。连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也称,杂志社这一举动“愚蠢至极”。
计划印量为之前50倍
设在巴黎的《沙尔利周刊》总部7日遭武装分子袭击,造成12人死亡,另有11人受伤,包括主编斯特凡纳·沙博尼耶在内的多名编辑遇难。事发后,幸免于难的编辑们说,恐怖袭击不会阻止周刊正常发行,新一期将于14日与读者如期见面。
《沙尔利周刊》新一期共有16页,分法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和土耳其语等版本,在20余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因是杂志社遭袭后的首期发行,得到法国以及世界多国关注。虽然计划印量为300万份,远远超过平时的6万份,但仍供不应求。最终,编辑决定再增印200万份。
在法国,“幸存者专刊”一刊难求。巴黎一家地铁站口报刊亭的销售人员说:“我早上5点45开门时,已有60至70人在排队等候,这种情形我从未见过。我这里共有450份,15分钟内就销售一空。”
最新一期的《沙尔利周刊》,原每份售价3欧元,现在在拍卖网站eBay已喊价到每份数百美元。
从濒临破产到一刊难求
《沙尔利周刊》数月前濒临破产边缘。现在,法国各大媒体纷纷伸出援手。其中,《解放报》为其免费提供办公场所,《世界报》则免费提供电脑等办公设备。法国政府正考虑动用公共资金帮助这家杂志社摆脱困境。
负责发行《沙尔利周刊》的法国公司MLP对德国之声表示,发生枪袭后,如今可购买到《沙尔利周刊》的国家增加了6个。根据MLP公司提供的《沙尔利周刊》贩售名单,目前在26个国家可以买到这本讽刺刊物,其中多数是欧洲国家。未来《沙尔利周刊》还可能销往更多国家。MLP表示,该公司已经收到来自黎巴嫩、喀麦隆、新加坡、智利、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另外五个国家的洽询。
【再惹争议】
此次封面再次刊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形象的漫画,在多国引发争议。
埃及
埃及最高宗教机构爱资哈尔方面14日谴责《沙尔利周刊》这一行为,称其封面漫画“煽动仇恨”、“与和平共存精神不符”。埃及教法判令委员会也称这是“不当的挑衅”。
伊朗
伊朗当天发表声明,称新刊封面具有“侮辱性”和“挑衅性”,让人无法接受。伊朗外交部女发言人马尔齐·阿夫哈姆说:“这份杂志封面激起……可能引发新一轮极端主义行为。” 巴黎恐袭后,伊朗曾于次日谴责武装人员的行径。
土耳其
土耳其东南部迪亚巴克尔市一家法院接到一名律师请愿后,下令禁止在土耳其国内访问《沙尔利周刊》网站。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法院裁决书认定“诋毁宗教价值观和先知的文字、文章、漫画和出版物是对这一宗教信徒的侮辱”。
塞内加尔
在穆斯林人口居多的塞内加尔,政府下令全国禁止发行或传播《沙尔利周刊》专刊以及当天出版、头版刊登那幅封面漫画的法国《解放报》。
“伊斯兰国”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也作出回应。这一组织当天在下属电台发表声明称,《沙尔利周刊》的做法“愚蠢至极”。
毛里塔尼亚
在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数百人走上街头抗议。非伊斯兰国家菲律宾也发生抗议。在穆斯林人口为主的马拉维市,大约1500名示威者14日在一座主要广场集会,一些人高举拳头,一些人焚烧《沙尔利周刊》。
张旌(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相关新闻
法演员因美化恐袭被捕
法国喜剧演员迪厄多内因涉嫌美化上周发生的恐怖袭击面临受审,成为血案后数十名因“言论自由”吃官司的人之一。
法国11日举行规模浩大的反恐怖主义大游行,“我是沙尔利”成为人们悼念遇难者、反对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醒目口号。
迪厄多内当天则在社交网站“脸谱”个人主页中写道:“对我而言,今晚我是沙尔利·库利巴利。”阿梅迪·库利巴利是上周巴黎犹太人杂货店袭击血案的凶手,杀害4名人质,作案前一天还打死一名女警察。迪厄多内发表这番言论后,法国检察官次日就立案。他于14日上午被逮捕,当天晚些时候获释,定于2月4日出庭受审。
迪厄多内在法国被视为反犹太主义者,多次因反犹言论被判有罪。法国政府把他称作“仇恨贩子”,禁止他的一些戏剧上演。他曾自创一个动作,即一只手臂向前下方伸直,另一只手搭在对侧肩膀上。这一动作在法国乃至欧洲颇为流行,同时因形似纳粹礼、涉嫌种族歧视受到犹太人团体谴责。
恐怖袭击发生后,包括迪厄多内在内,54人已经因发表美化恐怖主义或威胁实施恐怖行动的言论被捕,其中一些人受到严惩。一名男子酒后驾车伤人,被警察拘留时赞称上周恐怖袭击的枪手,从而被判入狱4年;一名青年网民在网上发布视频,取笑一名在袭击中遇难的警察,被判处1年监禁。
惠晓霜(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