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投降日集中“拜鬼”,右翼政客试图将日本拖入深渊?

分享到:

国际识局:投降日集中“拜鬼”,右翼政客试图将日本拖入深渊?

2023年08月15日 11:08 来源:雷竟技平台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网8月15日电(张奥林)8月15日是日本投降日,当天上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靖国神社供奉了名为“玉串料”的祭祀费。此外,包括经济安保担当大臣高市早苗、自民党政调会长荻生田光一在内的多名日本政客还前往靖国神社进行了参拜。

资料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78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至今日,部分日本政客始终没有反思与悔改,反而热衷于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鼓噪右翼思想,试图再次将日本拖入深渊。

  岸田献上“玉串料”

  15日上午,岸田以“自民党总裁”的名义,用私人费用向靖国神社供奉了“玉串料”。

  所谓“玉串料”,是在参拜神社或委托他人代为祈祷时支付的祭祀费。

  日本《宪法》规定“国家及其机关不得开展宗教教育及其他任何宗教活动”,禁止用公款或公共财产为宗教团体提供方便,所以日本政客在供奉“玉串料”时,一般都会特别强调资金来源为“自掏腰包”。

  虽然此前有消息称岸田“将妥当判断”会否亲自前往参拜,不过此次他还是没越“红线”,依旧延续了其前任们的做法。

  近年来,除了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分别于2006年和2013年以在职首相身份“拜鬼”外,“只送礼不上门”,被认为是日本在职首相的一种权宜之计。

  不过,高市早苗、荻生田光一、前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以及前国家公安委员长古屋圭司等多名政客,仍亲自前往“拜鬼”。

资料图: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供了什么“鬼”?

  东条英机、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位于东京千代田区的靖国神社,供奉着以14名甲级战犯为首的上千名战犯,他们曾经给包括中国、韩国、菲律宾等在内的世界多国带来深重灾难,罪行累累,是实实在在的“魔鬼”。

  荒诞的是,这些应被永远唾弃的刽子手,竟在1978年被入祠靖国神社,甚至在每年的4月和10月还要接受两次大型祭拜——所谓“春秋例行大祭”,除此之外,每到8月15日,日本部分政客也纷纷出动“拜鬼”。

  除了首相和大臣定期“送礼”和“上门”外,日本国会内部甚至还有一个名为“大家一起来参拜靖国神社之会”的超党派议员联盟,包括前首相森喜朗、前防卫大臣岸信夫,以及此次以内阁成员身份刚刚进行参拜的高市早苗,都是成员之一。

当地时间15日上午,日本经济安保担当大臣高市早苗前往靖国神社进行了参拜。图片来源: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截图 

  这个组织不仅年年大规模组织人员前往“拜鬼”,还在多个场合极力鼓噪右翼思想,试图复活军国主义,将日本再次拖入深渊。

  “拜鬼”意在捞取政治资本?

  对于某些日本政客,利用靖国神社捞取政治资本,或许是更现实的“需求”。

  目前,岸田内阁面临着执政危机,日本时事通讯社8月10日的调查显示,岸田内阁的支持率仅为26.6%,已跌至所谓的“危险水域”。

  支持率大跌的原因,可能与岸田内阁近期持续推动“数字身份证”系统适用范围有关。该系统已多次出现个人信息绑定错误甚至泄漏等问题,引发广泛担忧。此外,岸田内阁坚持会在“2023年夏天”排放福岛核污染水的决定,也引发大量日本民众反对。

  对于岸田来说,当务之急是“及时止跌”,支持率一旦跌破20%,岸田很可能只能灰溜溜宣布辞职。

资料图:日本国会议事堂。 

  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岸田正考虑在秋季解散众议院并实施大选,意图通过内阁人事调整走出困境。

  但是岸田领导的岸田派仅为自民党内第四大派阀,要想保住政权,必须拉拢日本国内保守势力,以取得自民党内最大派系安倍派的支持。

  岸田献上“玉串料”,多名官员纷纷“拜鬼”,或许也在为其政治版图铺路。

  多国发声谴责

  一直以来,日本政客的参拜以及供奉祭品的行为都受到多国谴责。

  韩国外交部已多次表示“失望和遗憾”,并敦促日本负有责任的人士正视历史,以实际行动做到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深刻反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多次指出,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和象征,供奉有对那场侵略战争负有严重罪责的14名甲级战犯。中方坚决反对日方有关靖国神社的消极动向,并敦促日方切实信守、正视并反省侵略历史的表态和承诺,彻底同军国主义切割,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此外,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此前也表示,俄中作为二战期间抗击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主要战场,为击溃侵略者作出决定性贡献。俄方反对任何势力对历史的抹黑。(完)

【编辑:甘甜】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