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 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面积】 710平方公里(2008年)。
【人口】 公民和永久居民373.3万,常住人口498.8万(2009年)。华人占75%左右,其余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主要宗教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首都】 新加坡(Singapore)
【国家元首】 总统纳丹(S. R. NATHAN),1999年9月1日就任,2005年8月17日连任,任期六年。
【重要节日】 华人新年:同中国春节。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0月新月出现之时。泰米尔新年:4、5月间。卫塞节:5月的月圆日。国庆节:8月9日。圣诞节:12月25日。新加坡法定公共节日共计11天。除上述外,还有元旦、复活节、哈芝节、劳动节等。
【简 况】 热带城市国家。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由新加坡岛及附近约60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线长193公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潮湿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日平均气温26.8℃,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湿度84.3%。 古称淡马锡。8世纪属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纪是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达新加坡,与柔佛苏丹订约,开始在新设立贸易站。1824年,新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埠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59年实现自治,成为自治邦,英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宣布紧急状态等权力。1963年9月16日与马来亚、沙巴、沙捞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中国同新加坡的关系
一、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两国于1990年10月3日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杨尚昆主席(1993年)、江泽民主席(1994年)、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1995年)、李鹏总理(1997年)、朱镕基总理(1999年)、胡锦涛副主席(2002年)、李岚清副总理(2002年)、吴邦国委员长(2005)、温家宝总理(2007)等先后访新。黄金辉总统(1991年)、李光耀总理(1990年)、吴作栋总理(1993、1994、1995、1997、2000、2003年)、王鼎昌总统(1995年)、纳丹总统(2001年)、李显龙(副)总理(1995、2000、2005、2006年)先后访华。李光耀于1991年改任内阁资政后,迄已20余次来华访问或出席有关会议。2008年8月,李光耀内阁资政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纳丹总统来华观看北京奥运会比赛。9月,王岐山副总理与黄根成副总理在天津共同主持召开中新双边合作联委会第五次会议、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次会议和天津生态城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吴作栋国务资政赴天津出席第二届“夏季达沃斯”年会。10月,李显龙总理来华出席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并顺访,李光耀内阁资政访华。2009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访问新加坡。3月,吴作栋国务资政访问广东。4月,刘延东国务委员访问新加坡。5月,李光耀内阁资政、黄根成副总理来华出席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十五周年庆祝活动并访问浙江。6月,李显龙总理访问浙江、上海。8月,杨荣文外长访华,王岐山副总理访问新加坡并主持中新双边会议。9月,吴作栋国务资政访华并出席200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11月,胡锦涛主席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APEC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0年4月,吴作栋国务资政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访问新加坡,张志贤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访华。5月,李光耀内阁资政访华。 两国外交部自1995年起建立磋商机制,迄今已举行5轮磋商。两国除互设使馆外,新加坡在上海、厦门、广州和香港设有总领事馆,在成都设有领事馆。
二、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中新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新加坡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第二大海外劳务市场和第四大工程承包市场,对华贸易和投资均占东盟国家首位。中国是新加坡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和马来西亚。两国间主要合作项目有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无锡工业园、大连港集装箱码头等。新加坡与山东、四川、湖北、浙江、辽宁、天津、江苏、广东等省市分别建有经贸合作机制。据中方统计,2010年1-3月双边贸易额179.4亿美元,增长42.2%,其中我出口106.8亿美元,增长34.9%,进口72.6亿美元,增长54.4%。 1999年10月,中新签署《经济合作和促进贸易与投资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了两国经贸磋商机制。双方还签署了《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漏税协定》、《海运协定》、《邮电和电信合作协议》、《成立中新双方投资促进委员会协议》等多项经济合作协议。2008年10月两国签署中新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三、在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往与合作
两国在人才培训领域的合作十分活跃,主要项目有中国赴新加坡经济管理高级研究班、中国市长赴新研讨班、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新考察、两国外交部互惠培训项目等。2001年起,新方定期派中高级官员团访华。2004年5月,双方决定成立“中国-新加坡基金”,支持两国年轻官员的培训与交流。2007年7月,双方签署《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园区管理经验开展中西部开发区人才培训合作的谅解备忘录》。1992年,两国科技部门签署《科技合作协定》,次年建立中新科技合作联委会。1995年成立“中国-新加坡技术公司”,1998年设立“中新联合研究计划”,合作项目共计18个。2003年10月,中国科技部火炬中心驻新代表处正式挂牌成立。两国教育部签有《教育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及中国学生赴新学习、两国优秀大学生交流和建立中新基金等协议。2009年11月,两国教育部签署《关于合作建设新加坡第四所公立大学的谅解备忘录》。中国15所高等院校在新开办了20个教育合作项目。目前我在新各类留学人员约3.6万人,新在华留学生约2200人。1996年,两国文化部签署《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2006年,两国政府签署《文化合作协定》。项目每年逾200起。双方在文化艺术、图书馆、文物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2009年11月,两国有关机构签署《开展大熊猫保护研究的合作协议》,中方将向新方提供一对大熊猫进行合作研究。两国在卫生、旅游、质检和环保等领域也进行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2007年,新加坡来华旅游、探亲总人数达92.2万,增长11.4%;我国赴新游客总人数为111.4万,增长7%。2007年7月,两国有关部门分别签署《出入境卫生检疫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在城镇环境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11月,两国签署《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及该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2008年9月,天津生态城正式开工。
四、重要双边文件
1990年10月3日,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和新加坡外交部长黄根成在纽约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2000年4月,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访华期间,两国政府在北京发表了面向21世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
参与互动(0) | 【编辑:刘羡】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