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世界辞旧迎新与国际秩序新陈代谢之际,中国总理温家宝于12月15日至19日访问印度与巴基斯坦,为中印关系增信释疑,对巴基斯坦雪中送炭,将2010年的中国周边外交推向高潮。
温总理在中印建交60周年之时访印,扎实拓展互利合作,为全球化与多极化新时代的中印关系指明方向,具有深远国际战略影响。中印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两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定期互访机制,开通两国总理电话热线,建立“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与外长年度互访机制,确立2015年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的新目标,宣布2011年为“中印交流年”,中方表示“理解并支持”印度在联合国包括安理会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
当前中印关系正处于新的重要关头和“历史方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关系对双方、本地区与世界的重要性明显增加。从新的时代背景看,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崛起、新兴大国崛起、发展中国家崛起相互交织、同步加快,其中,中印堪称两颗耀眼与亮丽的“新星”。中印两国的“共性”正变得越来越多,两国经济都保持强劲增长,两国巨大的消费市场都在从潜力转变为现实,两国同为世界人口大国,彼此既是正在加快崛起的东方文明古国,又是新兴大国的重要成员,互为重要邻国与市场,对改革全球经济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推进国际格局多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具有广泛共识与共同的战略利益。
此外,中印作为亚洲大国,不仅肩负共同振兴亚洲的历史使命,而且在维护南亚稳定与印度洋海上通道安全上,具有现实共同利益。印度洋通道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愈发重要,而印度也对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兴趣浓厚,中印需要相互理解与支持,以共同发展。还有,作为重新焕发生机的两大古老文明,中印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发展模式各有千秋,彼此既可开展文明间的对话,亦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毋庸讳言,中印关系存在不少问题,既有历史遗留争端的“老大难”如边界问题,也有在共同加快发展中遭遇的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如跨界河流的水资源问题、贸易不平衡等,但如一味纠缠于这类问题,对中印关系固守狭隘心态、消极情绪与怀疑主义,以至“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则不仅有违世界大势,而且对双方都很不利。
事实上,中印的共同点远多于差异,中印关系理应以合作为主、以竞争为辅,并且竞争也应追求良性竞争,目的是相互促进。中印应大力弘扬求同存异精神,不拘泥于眼前争端与具体问题,不“斤斤计较”,应“站得高”、“看得远”,以“世界眼光”与“战略思维”,立足于金融危机后全球大变局的新现实,妥善处理分歧与争端,致力于中印共同崛起。
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大国作为现有国际体系的主导者,其对中、印等非西方新兴大国的崛起绝非心甘情愿,而是充满焦虑不安,尤其害怕中印“战略接近”,对中印关系极力加以分化。对此,人们要有清醒认识。
一段时期以来,印度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各大力量竞相争取的超级“香饽饽”,在大国关系中左右逢源、备受追捧,处于相当有利的地位。然而,西方大国的战略意图绝不单纯,而是区别对待中国与印度,一面对印度的“民主价值观”很是“器重”,极力“忽悠”“印度崛起”,利诱拉拢印度,一面对“中国崛起”严加防范,“抑”中国而“扬”印度,企图利用中印矛盾、夸大中印竞争、诱导中印对抗,以便分而治之。例如,面对亚洲崛起与欧美衰落之势,美国著名战略学者保罗·肯尼迪近期撰文“出招”,建言西方与印度结盟,以遏制中国与延缓西方衰落。对此,中印均应洞若观火、心中有数,不上西方分化离间的当,不让彼此分歧争端干扰迟滞两国关系大局,应共同推进双方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话语权。而在温总理此次访问中,中印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世界上有足够的空间供中印同时发展,也有足够的领域供中印开展合作。”温总理还在演讲中反复强调,中印“是朋友而非对手”,中印两国用实际行动,对西方大国的分化企图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而作为中国的“全天候朋友”,温总理也对处于困难之中的巴基斯坦进行了重要访问,深化了中巴战略与经贸合作。中巴“战略伙伴关系”基于共同地缘战略利益,彼此一贯相互支持各自核心利益,经受住了时间与风雨的考验。
近年来,巴基斯坦天灾人祸交织、内忧外患加剧,外有美国没完没了的阿富汗战争和对巴基斯坦肆无忌惮的“越境打恐”,内有部落地区极端势力的暴力恐怖活动肆虐,加之2010年遭遇特大洪灾,致使巴国和平稳定与安全备受冲击。作为患难与共的友好邻邦,中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救灾、人道主义援助与灾后重建等方面对巴全力协助,充分体现了中巴友谊的“高含金量”
温总理此次访巴将更加突出“当务之急”,即进一步支持巴灾后重建,并将其与实现巴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同时加强战略沟通协调与人文交流,“从上到下”巩固中巴友谊。
温总理印巴之行顺势而为,展望未来,中国将均衡协调发展与印、巴合作,稳健拓展中国周边地缘战略依托带的西南方向。(陈向阳)
参与互动(0) | 【编辑:姚培硕】 |
专题:温家宝出访印度、巴基斯坦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