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飞控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控制能力提升
中新社北京7月1日电 题: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控制能力提升
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天宫神九载人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北京飞控中心主任陈宏敏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及此次任务时,多次提及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控制能力得到了提升。
过去十几日,中新社记者在北京飞控中心目击了神舟九号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成功进驻天宫一号、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飞船顺利返回等过程的直播实况。实际上,从船箭分离到飞船入轨,从飞船4次远距离导引控制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施自动交会对接,从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到飞船安全返回着陆场,遍布国内外的15个测站,分布在太平洋上的3艘测量船,都要由北京飞控中心指挥调度,所有对飞船和天宫发送的指令都从中心发出,所有的数据都在这里汇聚。
作为飞控系统的“神经中枢”,北京飞控中心是载人航天任务的飞行控制中心和决策指挥中心。
就本次载人对接任务而言,陈宏敏介绍说,航天员这次在轨飞行13天,时间之长,前所未有,以及首次实施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等都形成了挑战。
“从飞行控制角度看,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天地协同控制’,最大难题是‘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最核心的问题是‘飞行控制精度’,最关键的工作是‘确保航天员绝对安全’。”陈宏敏说。
鉴于此,北京飞控中心先后组织50余次关键过程推演,组织40余次专业对口技术交流。制定50余份飞控方案、700多项应急预案,确保有备无患。组织进行内部联调、无线联试、演练等5个层面500余次联调联试。飞控中心调度指挥4个中心、18个测站(船),5个试验队,发出口令近2万条,组织手动发令500余次,无一差错。
由于控制精准,任务原计划在飞船对接前进行的5次远距离导引控制减到4次,组合体运行期间的轨道维持也从原来的2次减少到1次,控制精度远优于指标要求,实现了飞控能力的新跃升。
对于此次任务最大的特点和亮点“载人飞行、手控对接”,陈宏敏说,手控对接尽管以航天员手控操作为主,但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地面的全方位支持配合,飞控中心必须具备强有力的专业支持能力。比如手控交会对接,中心专门成立了对接专业支持小组,制订了协同工作程序。同时,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文本文件,开通专用话等专业支持手段,确保了航天员在轨操作顺利实施。
天宫神九载人对接任务顺利完成,意味着中国全面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空间站呼之欲出。在航天任务不断增加的趋势下,飞控中心承担的任务将会更多。“随着重大任务密集度越来越高,我们做了许多尝试,特别是通过改进、调整,传统的飞控模式,逐步提升自动化水平。”陈宏敏说。
自动化的核心是智能化。陈宏敏解释说,以往需要4至5人,2至3周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几分钟、十几分钟。此外,中心改进了以往全手工的注入数据传递会签机制,开发了一套网上注入数据的会签确认系统。通过这些自动化、智能化手段,在安全性、正确性和时效性等多个方面显著提高了飞控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