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重创家禽养殖业 完善农险政策已成当务之急
H7N9禽流感令养殖业损失惨重,但养殖企业和用户却无法运用农业保险这一防范手段。政府和保险业要利用好世贸规则所允许的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加快推进农业保险发展,避免此类事件反复上演
近日爆发的H7N9禽流感疫情,在危及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时,也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打击。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估算,禽流感已造成我国家禽行业近百亿元损失,波及数千万户企业和农户。
面对巨额损失,许多养殖户期待着能得到农业保险的保护和经济补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保监会日前连发多个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做好相关理赔工作,但截至目前,只有极个别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开展了养殖业农业保险,鸡、鸭等家禽类农产品并没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畴。
所谓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指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直接物化成本保险。有别于商业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有着明确的公共利益取向,不以赢利为目的,更加注重保护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可以说,政策性农业保险将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对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是世贸组织所允许的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迅猛,在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农业保险为1.83亿农户提供风险保障9006亿元,承保户数同比增长8%,保险金额同比增长38%,农业保险业务规模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农业保险市场之一。
虽然农业保险有着长足进步,但面对此次H7N9禽流感带来的新情况,说明相关政府部门和保险业界还应加快反应速度,提升农业保险与时俱进的能力。
首先,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范围是当务之急。从保险品种看,中央财政补贴的品种已从最初的玉米、水稻等6个品种增加到目前的15个品种,涉及粮、棉、油、能繁母猪、奶牛等多个农业品种,但仍然无法完全满足农牧民的避险需求,比如这次因禽流感疫情而凸显的家禽类农产品保险缺失的问题,再如业内呼吁多年的蔬菜类农产品保险。此外,随着农产品市场流通的加快和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农业保险也应更多地从生产领域逐步向流通领域的市场风险、农产品质量风险等延伸。
相关法律依据需要继续完善明确。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农业保险条例》“千呼万唤始出来”,并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无疑对规范农业保险活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支撑,具有里程碑意义。不过,共33条内容的《农业保险条例》搭建了农业保险的法律框架,包括市场准入资格制度、产品管理制度、准备金和财务核算办法、农业再保险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应尽快出台。
通过各类传播手段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提高农民风险意识同样重要。农业保险虽然推广多年,但很多农民还是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模式。可以通过电视剧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介绍、宣传农业保险的重要性。随着手机、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政府和保险业界也可以尝试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兴软件来达到传播效果,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水平,引导农民自愿参保投保。
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天下兴。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国家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对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农业保险与时俱进、发挥更大作用,不能让这次禽流感疫情对养殖业带来的巨大打击再次上演。殷 楠
专题:关注H7N9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