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H7N9监护病房:高峰时护士每天睡3小时
走进H7N9监护病房
见我们挥手,戴着氧气面罩的他,轻轻点了点头。我们的距离不到1米,他的声音很轻,不时想摘下面罩,想说得更清楚点,但没说几句人就喘得厉害,“我想家了……”
这里,是位于金山的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集中地。
如果将此次全国正在抗击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比作一场风暴,那么,这里无疑是风暴的中心。4月16日,本报记者首次走进这一从未有媒体涉足的“隔绝之所”,当时上海尚在各家医院中的15例患者,13例收治于此。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举国瞩目。记者直面患者与一线医护人员,记录这里的人们,记录他们的恐惧、坚持、勇气、职责与爱。
生命在这里,脆弱而坚强。
A3大楼里静得出奇
下午1点20分,一辆救护车毫无停顿地快速穿过警戒线,停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A3栋楼的后门,车里下来两个全身穿着白色防护服的人,楼里出来的人也一样,迅速从车上抬下一副担架,担架上躺着的人被裹得严严实实的,丝毫看不清楚。不过5分钟,交接完毕,所有人很快消失在楼中,整栋大楼看起来空旷得仿佛空无一人。
“又来了一个。”陪着我们的护士长査丽俊轻轻叹了口气。
“10多天了,只要身体条件允许转院的,都送到这来了。还有几大医院调来支援的专家、仪器,在里面24小时不断,人天天绷得紧紧的,像打仗一样。”
经历过SARS、H5N1、甲流,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突发疫情时期的作用日益凸显。这一次,自从4月5日收治第一例禽流感疑似病例,医院启动应急机制,开始全面应对,一切似乎“习以为常”。只是再次面对全新的未知病毒,人的神经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绷紧。
时至下午,阳光并不强烈,只有一道布线拉起的警戒隔离带,让人稍稍感到医院内A3栋楼的与众不同。但只要稍一走近大楼百米范围,便有警卫拦了上来,将一切人员隔离在外,即使是家属,也只能在相距不远的另一栋楼里,与家人短暂地视频对话。
这栋因H7N9禽流感疫情特意隔离的A3栋楼,也曾是SARS、H5N1、甲流时期,上海患者集中隔离治疗的地方。医院与外界的通行,如今也被严格限制在一扇门,一条路上。这条路与大街尚隔着数百米的距离,整座医院被一层层大树环绕封闭,仿佛一层层同心圆,圆心是隔离在此的H7N9禽流感患者,13名。
A3大楼里静得出奇,走廊里甚至没有医院特有的消毒水味道。走廊中部还有两扇小门,那是消毒室,只有通过这里才能进入真正的隔离病区。刚刚交班完毕的医生与护士,挤在走廊尽头的一间房中吃着盒饭,相似的衣着,相似的神态,满脸疲惫,不见微笑。他们中的许多人,已10多天未离开过这栋大楼一步。
在自己的衣裤外罩一层白制服,再加一层防护服,戴上N95口罩和脚套,“全副武装”后进入“污染区域”。二层防护带来的厚重感,还远远敌不过闷热感,汗珠顺着鼻尖滴下来。
病房里,所有人集中在一楼硕大的病区里,重症病人一一隔离,护士的桌子就摆在病房外,排成一列;5名病情稍轻的患者集中在一侧的红线区内,除了医生向护士偶尔交代的声音,病房里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
这个“与世隔绝”神秘之所的一切,让人不由心生敬畏。
只有走过时,他们投来的眼神,充满了疑惑与倾诉的欲望。
专题:关注H7N9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