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方能取信于民
财政部18日公开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69亿元,这一数据比去年的预算执行数减少1.26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减少0.29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减少0.33亿元,公务接待费减少0.64亿元。
自2010年首次公开部门预算以来,今年是中央部门连续第四年推进部门预算公开,与往年相比有明显的三大亮点,一是部门“三公经费”预算首次与部门预算同步公开,这更便于公众监督预决算情况;二是预算的一些科目更加细化;三是“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对于公众来说,最感欣慰的当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在今年3月17日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李克强总理提出“约法三章”:本届政府任期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如今恰好过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我们可以发现承诺正在兑现。
推动预算公开,削减“三公经费”,既是打造透明财政、民生财政的需要,也是打造廉洁政府、廉价政府的必经之路。不公开透明,公众实现知情权、监督权就是虚妄之谈;不削减开支,就无法取信于民,正如李克强所称,民生支出是刚性的,不能减,只能增,那就需要削减政府的开支,“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中央部门在压缩“三公经费”上做出了表率,地方政府应该积极跟进。去年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明确要求:“今后,中央部门须公开车辆购置数量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量及人数、公务接待有关情况等;省级政府的‘三公’公开,也拟在2年内实现全覆盖。”而据媒体报道,截至2012年底,有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开了“三公经费”,但公开的部门数量不尽相同,多的有29个,少的只有1个。不公开“三公经费”,公众就无法有效监督,也不可能知道政府有没有削减经费。
当然,无论中央部门还是地方政府,在“三公经费”的公开上有必要更详细,除了让公众看得见,还要让公众看得懂,更要条分缕析,让公众看得一清二楚。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预算会细化到添置座椅、换灯泡等细节上。除了细致,还应该完善制度设计,正如去年6月27日国家审计署署长刘家义提出:目前“三公经费”概念不清晰、口径和标准不够规范,不利于发挥约束和控制作用,也容易造成社会公众误读。
让公众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这是政府的责任;不该花的钱一点都不能花,把钱花在刀刃上,这既靠政府的自觉,更需公众监督。从公开“三公经费”到削减“三公经费”,并形成严格的制度化安排,方能更好地打造民主财政、廉洁政府。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