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良性舆论场需“减震思维” 不应搞对攻
在“围观”中增强舆论自信
“围观”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围观”没有积极地将其转化成正能量的态度、思维、办法和自信
武汉城管队员小桂一定不会想到,自己的“体验式练摊”一夜红遍大江南北,成了一些网民质疑的对象;农夫山泉也无法预判,一个似乎不成其为问题的“标准门”,逼得自己不得不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国媒体澄清;已故的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更不会理解,若干年后自己笔下的凤凰古城会因一张门票,被抛进舆论漩涡……
这些“没想到”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当今中国的舆论场已不再是一元化格局。“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两者之间既有交叉互动,又互不重叠。
“舆论权威”
在去年一起案件的报道中,当一家中央媒体的法人微博拿到独家新闻时,却因在微博上迟发了数分钟,被网民笑称关进了“小黑屋”,首发权尴尬地旁落他人。“舆论权威”只属于政府部门或大的报社、电视台、电台手中的状况发生了变化。
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的调研中,多位传统媒体界人士表示,从视频、游戏、邮箱到搜索、电商、微博,与公共生活日益密切的工具类互联网企业,正成为挑战传统媒体“舆论权威”的竞争者。
据北京网管办统计,截至2012年底,新浪微博媒体机构账号数量已超过1.8万,腾讯微博媒体账号总数达2.3万。全国媒体资源都被高度集中于微博这个平台上,使其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舆论场的传播。工具类网站由于有着极强的人气集纳,易形成不可替代的效应而影响舆论场。
凤凰网副总裁邹明认为,群体扎堆的交流平台,都会产生舆论场。无论是即时通讯、搜索、社区、微博、微信,哪怕是电商,都会吸纳周围的社会资源,包括资金、专业人才、公众注意力。这是其“媒体化倾向”的客观现实。
过去,包括网络在内的新媒体一直被传统媒体带着走,以转发传统媒体报道为主,处于“跟随”状态;接下来,新媒体有了自己的原创新闻,开始与传统媒体实现互动;如今,由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反客为主,也走到了前面。
“舆论的形成模式与机制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上海交通大学长期研究传媒的教授谢耘耕说,包括微博在内的新媒体已成主要的新闻首发者。在多个舆论事件中,传统媒体落后于新媒体,更多承担着回应网络质疑的作用。
研究人士认为,随着发布者的增多,传统媒体舆论权威地位受到挑战。
舆论场的“新面孔”
“别把商业网站做新闻不当回事儿!”多位接受本刊采访的专家提醒,商业网站正在成为继传统平面媒体、电视、广播、重点新闻网站之后,逐渐介入传媒领域的一股新力量。
有事情看门户,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如今,新浪、搜狐、网易、腾讯构成了国内四大商业门户网站鼎立的格局。分析可以发现,掌握庞大用户、以即时通讯见长的腾讯,靠搜索引擎起家的搜狐,都不是传统的传媒门户网站。从资本实力上看,当今市值最高的前三家互联网企业中,除阿里巴巴外,腾讯和百度均已拥有自己的媒体发布平台。
比如,百度的新闻页面已成为众多网民查阅新闻的集成平台,腾讯“迷你版”新闻页面的弹出,成为用户登录QQ时必遇的流程;腾讯与地方新闻网站合办的大浙商、大楚网也基本以新闻网站的姿态出现,其弹窗式的短新闻发布改变了不少新闻类网站的新闻发布模式。多位受访大学生表示,腾讯的弹窗与手机推送,已成为自己浏览重大和热点新闻的主要方式。
从人力资源构成上看,相当一部分在传统媒体工作的采编人员,正在进入这些商业网站、工具类网站从事编辑和新闻采集工作,并依托新兴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及平台,日渐“自媒体”化。打开微博,在少数实名认证微博之外,更多的报社、电视台、电台的采编人员,是用匿名方式注册微博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微博等“自媒体”上的发言或信息发布,无论是内容、尺度还是互动影响,均远超其在本职岗位上的表现,甚至有的人把“自媒体”发布作为自己的主业。
拥入舆论场的传播者,除了普通网民中成长起来的意见人士,还包括文艺界和法律界名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其中的一些人人气高,他们在讨论时政话题时备受关注。
打开新浪微博“名人堂”,可以看到这些意见人士中有的粉丝量达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其信息发布的转发、评论量颇大。今年5月上旬,农夫山泉为澄清“标准门”而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不仅邀请了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还邀请了“五岳散人”等网络“大V”。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表示,他们很看重这些网络意见人士在舆论场中的作用。
人们已然注意到,意见人士在网络上的发声并不等同于新闻发布,其在舆论上的倾向性特征与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属性也有区别。但不管怎么讲,新媒体传播平台打破了现实社会中的地域、通讯、经济、身份、行业的鸿沟。
“围观”并不可怕
近两年一直关注网络舆论事件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沈阳教授认为,良性的舆论场需要树立“减震思维”的理念,防止由于处理不当引发舆论“次生灾害”。他说:“减震思维要求舆论场中的各方都能举重若轻,不应搞对攻。”
四川新闻网总编辑雷和斌认为,在当前环境下,每一个舆论主体都要适应舆论场中的不同声音。所有人也都有责任在这些不同声音的基础上,打造一个良性平衡的舆论生态。
“一个真实正常的舆论场中肯定有不同声音的存在,其间需要建设性的而非对抗式的交流。”微博名人“点子正”这样说,而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只站对”,“不站队”。
在“围观”中树立“舆论自信”,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例如,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有的干部会产生简单的想法:把记者带走,不要在网上讨论。而实践中,如果利用和把握好“围观”,反而易于舆论风波的平息。
2010年,浙江省天台县发生了5名儿童溺水死亡事件,当地党委政府从寻人到发现遗体的整个过程,都邀请媒体及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并先后6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整个事件的处置平稳有序,赢得了当地群众、网民、媒体的理解与信任。一位当时参与此事处置的干部说:“道理很简单,你开新闻发布会,记者和网民就会往你这里跑,否则就会往其他地方跑;你不让人家在本地网站上讨论,人家就会跑到外地网站上讨论。”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西部一个酝酿多年、费尽周折引来巨资的水电站工程上马事件中。当地政府网站将工程信息公布,供网民“围观”,引来争议。反对者的理由是当地水资源开发严重透支,工程会对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等产生不良影响。最后,尽管当时水电站的移民大纲、环评已审查通过,也由于通过“围观”发现了巨大争议,政府决定暂缓实施。
舆论从对立对抗到交融互信,来自于共同的诉求。广西北海市在宣传当地三年跨越发展时,专门组织平时爱在网上“唱反调”、“挑刺儿”的网民和意见人士走部门、看成就、释疑惑,许多人第一次走进了经常被他们“丑化”的公安局参观、开座谈会。“在发展北海这个共同价值支点上,我们很快取得共识,许多人此后的网上的意见表达,体现出了理性、合作的态度。”北海市委外宣办主任张阳说。
“围观”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围观”没有积极地将其转化成正能量的态度、思维、办法和自信。其实,每一次“围观”都是一次做好社会舆论工作的机会。“围观是一种民意试金石,可以帮助政府有效避免决策偏差。”在四川省乐山市,常常喜欢给政府工作“挑毛病”的网民“城管来了”这样对本刊记者说。温州民间网站703负责人这样来解释“围观”:我们相信这是监督的力量,是有错就改的力量,终有一天会是阳光温暖人心的力量!□文/记者 李亚彪李伟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