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述评:夯实民生基础推进改革
(十八大一年来)增进民生福祉 创新社会管理--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述评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建设“短板”现象凸显,成为中国“现代化瓶颈”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社会建设步伐明显提速。
夯实民生基础推进改革
四川内江市东兴区杨家镇王家庵村村民周立新,不久前第一次以农民身份办理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周立新说:“以前由于户籍的限制,只能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这下好了,以后能多拿不少钱。”
像周立新一样,现在内江市的很多农民都受益于内江市今年实施的统筹城乡养老保险方案。这个方案打破了户籍壁垒,让城乡养老开始并轨。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从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改起,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打牢民生基础。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职工和城乡居民制度转移接续的工作流程和政策衔接。
——目前全国14个省区市探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初步为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开辟了通道。
——2012年岁末,各省份陆续出台异地高考方案,教育公平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截至今年8月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已覆盖城乡居民2.1亿,累计补偿金额6.3亿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各地各部门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医疗、教育、户籍、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可以看到,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发展,加大民生投入,改革制约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取得了实效。只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环境、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实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徐汉明说。
管理寓于服务化解矛盾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不久前开通了“81890”公共服务平台,56个党政机关部门参与,800多家服务企业加盟,无偿为市民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式信息服务,把千家万户居民的服务需求与成百上千服务主体有机对接起来。
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入手,从源头上满足群众需求,尽可能防止和减少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产生,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
江苏淮安市在“阳光信访”系统中设立人民建议征集功能,常州市戚墅堰区建成集“网格化管理、信息化运作、集约化服务”为一体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中心,吉林省的综治协管员、为民服务代办员达3.8万多人……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职能部门也从“被动服从”转变为“积极参与”,从“推着跑”变成“主动靠”。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各地管理者积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正在从防范、控制型管理理念,向人性化、服务型转变;从政府“大包大揽”,向注重运用社会多方资源、形成社会合力转变;从以强制性行政手段为主,向重视运用经济、行政、科技等多种手段综合施策转变。
打造综合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培育综合性社会组织,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搭建民意沟通新渠道……一大批服务群众、突出实效的经验成果不断涌现。
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中央综治委有关负责人说,社会管理把“服务”放在第一位,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实现社会管理功能。目前,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正在进一步形成。
“走群众路线”强基固本
在社会转型期“新老问题相互交错,多种矛盾纠纷叠加”的形势下,问题能否及时解决在基层?隐患能否顺利消除在萌芽状态?
平安建设离不开扎实有效的基层基础工作。村街社区、企业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只有细胞充满活力,身体才能健康;只有基础牢靠、基层安宁,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上世纪60年代,浙江诸暨市枫桥镇创造了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枫桥经验”。50年来,“枫桥经验”依靠群众、群防群治的“传家宝”不但没丢,反而更加成为社会稳定的坚硬磐石。
今年以来,各地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概括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本理念,并转化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实际行动。
在浙江,各种富有地方特点的社会矛盾化解平台纷纷建立;在广东,各种形式的志愿者将纠纷调解、普法宣传、居民联络工作拓展到基层;吉林省委、省政府决定把社会管理和平安建设纳入绩效管理考评体系……
长春市南关区区委书记王铁茗说:“‘机关围着社区转、社区围着百姓转’的平安建设格局,促进了干部为民宗旨的回归和公仆角色的回归。”
民生,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平安,是社会发展繁荣的保障。人们期待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进一步形成加强社会建设的合力,让中国社会更加平安和谐。(记者 杨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