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克强访非五大成果助双边经贸合作驶入“高速路”

2014年05月13日 10: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5月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阿布贾出席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举行的欢迎仪式。 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中新社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 石岩)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日结束非洲之行回到北京。此次访问中,一系列合作成果得以达成。这些涵盖众多领域、囊括各种形式的合作成果,有望助中非经贸合作提质增效,驶入“高速路”。

  助力非洲互联互通

  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是非洲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当前非洲经济腾飞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开展对外合作的优势所在。李克强8日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全会上致辞时说,中国将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对非合作的重要位置,与非洲合作打造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区域航空网络。中方愿为此提供金融、人员、技术支持。

  在这一领域的合作上,中国有言有行,此次访问期间,中非双方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签署了肯尼亚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项目中肯共同融资协议等合作文件。舆论普遍认为,此举体现了中非在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正向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发展。

  对非区域航空合作“启航”

  访问肯尼亚期间,中肯两国在政府层面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肯尼亚共和国交通部航空合作谅解备忘录》;在企业层面,海南航空、中非基金将与肯尼亚Astral航空公司和肯尼亚联合银行签署合作文件。

  作为此访的一大亮点,李克强倡议实施“中非区域航空合作计划”,双方未来合作的内容包括建立合资航空公司、提供民用支线客机、转让成熟适用技术、培训专业航空人才和建设配套保障设施等。

  产业转移支持非洲工业发展

  吸引外资、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众多非洲国家开展对外合作的主要诉求。李克强数次强调,中国在该领域具有成熟经验和富余产能,中国装备有可靠的质量保证和性价比优势。在此领域,中非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非洲振兴的关键在发展工业。”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全会上,李克强表示,“我们支持合适的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向非洲转移,支持中资企业本土化,增加非洲国家非农就业岗位,特别是适合年轻人的就业岗位。”

  此次访问期间,中方与埃塞方签署了关于经贸合作发展政策、鼓励投资和工业合作方面的文件,与肯尼亚签署了关于开展投资促进合作的文件。分析认为,这些成果的取得,将有效推动中国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非洲转移,助力“非洲制造”成长壮大。

  金融合作升级提速

  在李克强5日于非盟总部提出的中非合作“六大工程”中,金融合作工程位居第二。李克强表示,中国决定向非洲国家增加100亿美元贷款额度,使已承诺贷款提供额度达到300亿美元。同时,为中非发展基金增资20亿美元,达到50亿美元的规模。

  分析人士指出,金融合作是中非经贸合作的血脉,也是中非全面合作的“发动机”。金融的带动和放大效应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中非经贸合作和双方经济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内,中非金融合作必然升级提速。

  民生生态等合作加速推进

  此次访问期间,中方与安哥拉、尼日利亚等国签署了一系列关于发展当地医疗、农业的合作文件,推动中非经贸合作继续向非洲民生领域倾斜,努力帮助非洲国家改善民生。在推进中非合作升级的“461”框架中,生态环保合作工程首次与产业、金融、减贫等事务并列于六大工程,李克强承诺“让美丽中国与绿色非洲一路同行”。民生和生态环保等领域将成为中非未来合作的重要内容。

  中方宣布,将向非洲提供1000万美元援助,专门用于保护非洲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非洲生物多样性,促进非洲可持续发展,并与肯尼亚等国共同推进保护野生动物的国际合作。(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