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名家坊丨鸠山由纪夫:为何友爱精神与仁恕精神如此接近?
中新社东京10月9日电 题:鸠山由纪夫:为何友爱精神与仁恕精神如此接近?
作者 朱晨曦 蒋文月
“仁”和“恕”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两大美德。“仁”是孔子及儒家的核心思想。《论语》中关于“恕”的论述,既有忠恕之意,也有宽恕的内涵。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认为,中国秉持传统文化中“仁”和“恕”的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面对当今动荡不安的世界,国际关系应有之态是各国在尊重自我的同时,亦尊重他国。不可仅与价值观相同的国家友好合作,而敌视排挤价值观不同的国家。这种精神可称作“友爱”。
“仁”和“恕”的精神与“友爱”精神有何相通之处?当今世界应如何发扬“仁”和“恕”以及“友爱”精神?围绕以上话题,鸠山由纪夫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倡导的“友爱”精神是鸠山家族的家训。您曾表示,“友爱”精神与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仁”和“恕”的精神相近,为什么?
鸠山由纪夫:“友爱”精神是我的祖父鸠山一郎从奥地利学者理查德·尼古拉斯·冯·康登霍维-凯勒奇的书中获得启发而提出的。凯勒奇提出了泛欧主义,是欧洲一体化的倡议者。我的祖父对此产生共鸣,认为泛欧主义的底色之一就是“友爱”精神,应该将“友爱”精神运用于日本的国家治理。鸠山一郎在成为首相后,于1956年同苏联签订《日苏共同宣言》,结束了日本和苏联的战争状态。这是他贯彻“友爱”精神的体现。
我认为,“友爱”精神和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仁”和“恕”的精神非常接近。对于什么是“仁”,《论语》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的大意是,我们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时,也应当让朋友、他人实现目标。如果因为自己想做某件事,而不允许他人去做,那便是压迫。对于什么是“恕”,《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或行为,不能强加于人。这体现了利他精神。我所倡导的“友爱”精神,不仅是“自爱”的,更是“利他”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更要体谅他人。我相信,只有坚持“友爱”精神,坚持《论语》中所说的“仁”和“恕”,东亚乃至世界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
中新社记者:您曾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对“仁”和“恕”精神的传承下推动构建的。您是如何理解这一理念的?此外,您如何看待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这“三大倡议”?
鸠山由纪夫: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提出了“美国优先”的政策,将美国排在第一位,而其他国家都排在其后。而在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人类是平等的,每个国家、每个人也都是平等的,没有等级之分。对此我深表赞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警告称,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然到来。近年来,日中都遭到极端热浪和强降雨侵袭,由此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这更让我切身体会到人类的命运与共。大自然给予的恩惠也好,造成的灾害也罢,人类都将共同面对。
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因数分解”,可解为发展、安全、文明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至关重要。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是一整体,各国没有等级之分,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因而无论是在发展、安全还是文明方面,都要发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我期待亚洲在“友爱”精神、“仁”和“恕”的精神下合作发展。
中新社记者: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您对此有何期待?
鸠山由纪夫:我以前与习近平主席会谈时,曾向他介绍,我所提倡的“友爱”精神与孔子在《论语》中论述的“仁”和“恕”的精神密切相关,并提出希望依托“友爱”精神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习近平主席回应称,正是如此,希望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
在我看来,“一带一路”合作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而展开的。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可以为共建国家提供资金和劳动力,从而改善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促进了地区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贡献。
我期待“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断走向世界。日本理应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比如,在第三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日本可以同中国合作,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高质量投资。日中完全可以在“仁”和“恕”、“友爱”精神的指引下推动“一带一路”合作。
中新社记者:当今世界变乱交织,您认为应如何在国际社会发扬“友爱”精神以及“仁”和“恕”的精神?
鸠山由纪夫:今年4月6日,在中国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正式宣布恢复外交关系。对此,我给予高度评价。沙特和伊朗走上合作之路,也为中东各国的合作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这是近年来中国的又一项重大功绩。
我的祖父生前最后一幅书法作品写的是出自《论语》的“和为贵”。“和为贵”是东方思想,是西方所没有的思想。西方崇尚强者,在一对一的对决中,胜者为王。而在日中两国,比起你输我赢,我们更加重视在差异中构建和谐关系。即便彼此不同,还是重视以和为贵。“和为贵”和“友爱”精神以及“仁”和“恕”的精神有着内在联系。如何让西方国家理解这些精神至关重要。在体育比赛中,出现胜负之分很正常,然而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世界中,彼此间以和为贵则更为重要。将这些理念传播给西方国家,这难道不是我们应当努力去做的吗?我对此深有感触。
思考如何将上述理念尤其是如何面向年轻一代传播,至关重要。今后,我将加强同韩国、越南、缅甸青少年的交流,向他们传达“友爱”的重要性。如前所述,关于“友爱”精神,由于我的祖父曾受到奥地利学者思想的启发,所以我还计划同奥地利各界加强交流,努力让欧美国家理解“仁”和“恕”、“友爱”精神对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我主张“友爱”精神,也一直提倡建立东亚共同体。这一构想受到过“仁”和“恕”的启发。东亚各国有着不同的制度,人民也有着不同的想法。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汲取彼此的相异之处,取长补短。“友爱”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只有做到这些,地区国家才能成为命运与共的整体。我认为也应该通过“恕”的精神使东亚成为共同体。
中新社记者: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双方有着绵延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您认为在今后应如何用“仁”和“恕”的精神来发展两国关系?
鸠山由纪夫: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是十分重要的时间节点。然而如今,日本却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有人鼓吹“中国威胁论”和所谓“台湾有事”,并且在不断地强化军事力量。在我看来,强军扩武并不能创造和平,也绝不是两国人民希望看到的。当下,应该努力让日本社会树立起对中国的正确认知。此前出现过中国游客来日本“爆买”的现象,那时中国游客与日本民众进行了坦诚直率的交流,使得日本社会对中国的好感增加。如果日本能再次迎来大量中国游客,想必日本民众也会更加关心中国。
当前的政治世界中,还出现了对中国示强以获得支持率的倾向。有人说,美中关系一恶化,日中关系就会变得严峻起来。这是很荒谬的说法。我认为,越是在美中关系紧张的时期,日本越应该起到缓冲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当前的日本政府没有办到这点。无论如何,日本政治的现状必须被改变,否则日本会变成一个越来越不受尊重的国家。对此我深感忧虑,每日扪心自问,以勉励自己寻找答案。
自古以来,日本就善于将不同文化进行融合,汉字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汉字传入后,日本随即出现了“和汉混交文”。日本过去从中国学到了很多东西,理应对中国抱有更多感恩之情。未来,我认为必须构筑一个即便彼此价值观不同,也能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学习、互相合作的国际社会。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日中两国才能越走越近。能够起到连接作用的是文化,我们要依靠文化的力量。(完)
受访者简介:
鸠山由纪夫,1947年出生于东京,日本前首相,东亚共同体研究所理事长。鸠山由纪夫出生于日本政治世家,其祖父是日本前首相鸠山一郎,父亲鸠山威一郎曾任外务大臣。2009年9月16日,鸠山由纪夫当选第93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首相)。他担任首相期间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卸任后一直致力于推动日中友好与交流合作。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0月31日 19:51:00
- 2024年10月31日 19:39:41
- 2024年10月31日 19:28:35
- 2024年10月31日 19:19:00
- 2024年10月31日 16:47:02
- 2024年10月31日 16:22:05
- 2024年10月31日 15:49:19
- 2024年10月31日 15:02:04
- 2024年10月31日 13:20:40
- 2024年10月31日 11: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