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学锋:推进津台经济合作 打造两岸双赢典范——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国内新闻
    任学锋:推进津台经济合作 打造两岸双赢典范
2009年09月29日 10:19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天津市副市长任学锋(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津台往来合作一直是两岸交流中的亮点。在7月底结束的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开幕酒会上,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讲话中提到:“津台之间日趋紧密的经济合作,已成为两岸双方谋求互利双赢的一个范例。”

  虽然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在2009上半年,天津经济仍以GDP增长16.2%,工业增加值增长21%,实现快速增长,为津台两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吸引了越来越多台商的目光。

  在国庆六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台湾网记者专访天津市副市长任学锋,为两岸网友畅谈渤海明珠天津在两岸交流合作中新的发展契机。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7月底结束的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开幕酒会上,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讲话中提到:“津台之间日趋紧密的经济合作,已成为两岸双方谋求互利双赢的一个范例。”请您谈谈,津台的交流与合作为什么会有如此繁荣的景象?

  任学锋:天津十分重视与台湾的经济交流合作,一直把吸引台资做为引资重点之一,截止目前,本市共批准台资企业2059家,合同投资总额达到87亿美元,在大陆北方吸引台资排位中居于前列,近两年两地交流合作更是热络。我们总结,主要得益于国家战略、区位优势和“三项建设”,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第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广大台商以特有的政策敏感捕捉到了投资商机,台湾政商界对天津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生、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副主席江丙坤先生,以及台湾工业总会、商业总会、电电公会、三三会、工商建研会等重要工商团体,都到滨海新区作过参访和考察。连战先生称赞滨海新区是“一颗亮丽的新星,闪光的巨星”。随着滨海新区实施的涉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金融改革创新以及科技体制、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推进,台资企业纷纷向滨海新区聚集,滨海新区台资企业台商投资额占全市台资比重达66%。

  第二,天津的区位优势独特,成为台商青睐的重要因素。天津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海陆空交通发达,大大拉近了企业与原料产地和市场的距离。去年,天津港被列为两岸海运直航首批开放港口,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被列为两岸客运包机直航机场,天津还被批准为首批赴台旅游开放城市和台胞证换发城市。津台两地人员和货物往来便利,与外界交通四通八达,使得台湾重大大企业把布局天津作为重要的企业发展战略。据我们统计,目前台湾百大企业集团在天津设点的有17家,鸿海、长荣、英业达、台达电子、大成、光宝、台玻等知名台资企业在天津都设有企业或办事机构。

  第三,我们通过加强平台建设、机制建设和载体建设,努力提升天津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2008年,经张高丽书记提议,国台办和海协会给予支持,我们建立了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这个重要经贸合作平台,去年是首届,今年举办了第二届,在台湾工商界引起很大反响,台商热情非常高,这两届洽谈会签署合作项目达300亿元人民币,效果非常好。国台办积极支持滨海新区开展对台经贸、金融、产业合作,支持滨海新区吸引台资大项目落户,支持天津作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重点地区。与此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载体建设,支持建设台湾工业园,按照产业布局承接台资落户。

  记者:虽然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在2009上半年,天津经济仍以GDP增长16.2%实现快速增长,为津台两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您看来,天津为什么能保持如此增长优势?在金融危机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帮助台商渡困,效果如何?

  任学锋: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大背景下,天津遇到的困难也是相当严重的。但我们凭借近几年抓大项目建设,既支撑当前经济发展,又为发展留下后劲。从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间,天津相继推出了五批共100项重大项目,总投资达5029亿元。目前,已有23个项目建成投产,57个项目在建,项目开工率达到79%。增量的进入,弥补了存量的下滑。今年,为克服金融危机的冲击,天津开展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每位市领导干部确定两个帮扶联系点,组织4657名机关干部、611个服务工作组深入7143个企业实施帮扶,其中也派出市级帮扶小组深入重点台资企业和台资企业集中地区,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的困难。我们出台了涉及面广、含金量高的《关于当前促进经济发展的30条措施》,组织市人力社保局、工商局、税务局等部门与台资企业座谈,帮助企业了解政策、享受政策。

  在支持台资企业发展方面,去年我们出台了《天津市促进津台产业合作的政策措施》,在税收优惠、财政支持、增资发展等方面给予扶持。今年我们又出台了《天津市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台资企业发展。今年4月,国台办、商务部在天津举办“台资企业产品内销座谈会”、“台资企业产品内销对接会”,针对台资企业国际订单减少寻求内销渠道,台商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记者:今年五月,天津台办和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建立了预防化解涉台纠纷和台商诉讼权益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为津台两地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显示了天津对台商问题的重视。作为台商布局的密集地,天津近年来在保护台商合法权益方面有那些尝试和成果?

  任学锋:随着台资企业的逐渐增多和经营环境的变化,涉台纠纷不可避免,近两年也有增加的趋势。天津重视对台商合法权益的保护,注重建立长效稳定的工作机制,在涉台纠纷调处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良好成效。

  首先是日常的调处化解。我们从最早的每半年召开一次台商座谈会听取台商意见建议开始,逐步发展到服务月、季谈会制度,市、区两级政府领导与台商面对面交流,收集台商意见,排查化解矛盾,集中解决问题。建立了台商权益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政法委、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21个单位的负责人组成,工作重点是促使台商投诉案件的解决。

  其次是涉台诉讼和涉台突发事件的处理。针对台商投诉涉讼案件增多的情况,为进一步做好预防解决涉台纠纷和台商诉讼权益保护工作,市台办与高级人民法院共同建立了“天津市预防、解决涉台纠纷和台商诉讼权益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另外天津还成立了台湾同胞纠纷协调小组和处理重大涉台突发事件协调办公室。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健全了涉台纠纷协调网络,规范了工作程序,畅通了台湾同胞投诉渠道。自1998年以来,我市共受理台胞投诉案件611件,办结602件,结案率98%,在津台商感到满意。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