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访兰考追忆焦裕禄 作为新中国60多年历史上“最著名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在兰考只工作了一年零四个月就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却给当地人民留下了无尽的思念。他将共产党人的本色诠释得淋漓尽致。 |
| | 朱昌国:我们自己的事自己不干谁干 冷洞村地处贵州西南边陲,这里80%都是石头,被称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但这些年来,这个村400多户人家不仅解决了温饱,人均收入还增长了4倍,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
| | 裴春亮:像种子一样播撒希望 初夏时节,万物勃发,山花绽放枝头。位于太行山区丘陵地带的河南新乡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更是热火朝天。两年前,村委会主任裴春亮捐资3000万元建设的裴寨新村正式投入使用… |
| | 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家族的红色基因 有一种力量,能够超越生死。86年前,在山东潍坊农村养病的王尽美饱受肺病折磨,吐血不止,但他执意要回到斗争一线。他被乡亲们抬上火车,最终这个高大英挺却骨瘦如柴的年轻共产党人… |
| | “铁人”教授积劳成疾累倒在岗位上 徐铁军,江苏徐州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共产党员、研究生院院长,国内知名的解剖学专家,因积劳成疾累倒在岗位上。他是外人眼里的“铁人”,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 |
| | 北京90位老党员的故事 “上刺刀,把手榴弹弦拉出来!”说到打鬼子的战斗经历,90岁的老党员闫占江时而面色凝重,时而眉开眼笑。听老人讲故事的是一群“90后”大学生。 |
| | 数百孩子的“妈妈” 1975年,18岁的满族姑娘张桂梅随姐姐从黑龙江的牡丹江,来到云南迪庆州中甸县支边。此后,在长达36年的时间里,张桂梅把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山区的教育事业。 |
| | 党员鲁海山30年无悔养路情 鲁海山的父母是西藏第一代藏族养路工人。那时的养路工人上班时,背上背个小的,身后还要带个大的。到了工地,把小的放在地上,怕大的跑,就拴在电线杆上。 |
| | 造船村的“掌舵人”武继军 南京武家嘴,30年前一个偏僻贫穷的小渔村,如今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万多元。村民们说,靠造船水运致富的武家嘴多亏有个好“掌舵人”——就是1986年以来一直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武继军。 |
| | 退休干部十年捐款报党恩 浙江省第三监狱退休党员干部董荣香将10071元人民币作为特殊党费交给所在党组织,5月24日,记者采访董荣香老人时,他轻轻说:“党给我的幸福,永生难忘,这是我报答党恩的一点点心意!” |
| | 传播党的温暖的天使 那曲军分区是全军海拔最高的军分区,地处素称“世界屋脊之脊”的藏北,海拔4500多米,含氧量不及内地一半,脚下大地为“永冻层”,但身高1.64米、体重仅41公斤的彭燕却在“生命禁区”坚守12年。 |
| | 党心连民心战“湖枯” 从4月份开始,这个镇的群强村村支书李应球、村主任喻祥兵就发动群众打井取水。喻祥兵和第六村民小组长孙少文驾着三轮车从县里一趟趟往村里拉设备,组织人肩挑、牛车拖,从山里和镇上弄水泥。 |
| | 记川南613林场党支部书记郑皆斌 四川省川南林业局613林场党支部书记郑皆斌1979年6月参加工作以来,从干采伐工作开始,到副段长、段长、林场场长、党支部书记,一路先进。先后被评为青年岗位能手、十佳青年岗位能手。 |
| | 院士中的共产党员群体 5月,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黄昆、吴孟超、李振声和闵恩泽的名字,命名了4颗小行星。获得这一特殊荣耀的4位大科学家,有着共同的身份:既是院士,又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
| | 记浙江诸暨村支书杨七明 他抛下年收入数百万元的个人产业,自愿出任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的“穷村”村支书;他在癌症化疗期间坚持带病回村上岗,12次化疗签下12份“后果自负”的“责任状”。 |
| | 记重大工程中共产党员群体 面对生命极限,他们站直是山,弯腰是梁,穿越世界上最大的“生命禁区”,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修建成蜿蜒2000公里的雪域天路,谱写了一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英雄史诗。 |
| | 记大学生“村官”党员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目前,已有20多万名大学生到农村任“村官”,其中进入村“两委”班子约有2.6万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有1500多名。 |
| | 援藏队伍中的共产党员速写 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60年间,一批又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在雪域高原默默奉献自己的智慧、汗水、热血,甚至生命。他们为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
|
| | 叶如陵:服务,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1970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年轻的医生叶如陵,响应祖国“支边”号召,带着新婚护士妻子,参加医疗队,来到了西藏。初入海拔5200米的煤矿,因为缺氧,血色素骤高,眼睛充血,嘴唇青紫…… |
| | 留守儿童的“妈妈”华成群 “吃的对不对胃口啊?小男子汉你要多吃一点!”中午时分,华成群从周家村村委会出发,步行5分钟来到周家幼儿园,看到食堂里四五十个孩子正叽叽喳喳地捧着小铁碗吃午饭,她关切地问道…… |
| | 汶川灾后重建中的共产党员 废墟旁,瓦砾上,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汶川大地震灾区的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奋勇抗争,不屈不挠,铸造了一个又一个拯救生命、恢复重建的壮举。 |
| | 百岁老红军“一生的长征” 两次强渡大渡河、三过雪山草地,他是长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离休后写下100万字的读书笔记,到各地作报告1000余场次,他是革命传统的“播种机”。 |
| | 高级技师:生产最好最快动车组 张雪松,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高级技师。2010年被评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后四次被授予河北省“五一奖章”,两次被授予“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称号。 |
| | 高原上的“白衣度母” 度母,传说美丽端庄,善良慈悲,救苦救难,在藏族人民精神信仰中有着重要地位。在玉树灾区的废墟上,人们真的见到了一位“度母”,但她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来自人间。 |
| | 康巴高原上“最倔的牦牛” 雄鹰翱翔,牦牛遍野,鲜水河蜿蜒流向远方。雄伟的珠日神山下的“雪域崩科城”炉霍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消防大队大队长却吉尼玛扎根高原、真情爱民的故事广为传诵。 |
| | 好支书张雅琴:跌倒也为群众抓把泥 上任伊始的张雅琴发出了“新时期的村党支部,最关键的任务是要发展经济,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老百姓口袋里的钱越攒越多、生活越过越好”的号召,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迎难而上,这一干就是十年。 |
| | 自主创新中的共产党员素描 没有豪迈的语言,只有默默的耕耘;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孜孜的奋进。从年近九十的吴孟超,到二十出头的江浪,在共产党员的群像中,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用行动注解着拼搏报国的使命。 |
| | 党员领导干部群体素描 头发向后梳着,更显出面庞的清瘦;脸上挂着微笑,目光深邃;褐色旧毛衣的下摆插在裤腰里,外衣披在肩上;双手叉腰,双腿微曲。焦裕禄的著名照片后来被塑成铜像,如今矗立在兰考县城的十字街头。 |
| | 记航天系统的共产党员 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然而,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实行了严厉的封锁。要在这个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
| | 今日“王成”守泰山 2009年,3G技术刚刚兴起,王成首先想到的是把这项技术用到执勤领域。他三下广州、五上北京,与科技公司联合攻关,经过近百次的实验,终于研制出集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动中通”。 |
| | 聚焦各地基层党组织 53岁的王秀莲是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侯沟门村的一名党员中心户,曾为小学教师的她,平时联系两个农户、5名党员。王秀莲联系的两个农户是弟兄两个,现在跑运输。当时他们买货车时。 |
| | 记新疆农垦科学院副院长董云社 经过思考梳理,董云社对自己的援疆任务作出了设想:以新的理念全面提升科研人员素质,注重青年人才培养和科研平台建设,带动学科发展、团队培养以及重大项目申报。 |
| | 记四川南充城南镇党委书记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扎根农村基层30年,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被群众誉为“爱民书记”。2005年,文建明被确诊患肝癌。 |
| | 农民黄先春的60年“入党路” “中共黄石镇黄石老屋村支部委员会:你支部报来黄先春同志的入党转正材料收悉,经研究,同意以上同志按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党龄从2011年5月20日起算……”在黄先春的请求下。 |
| | 记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 只要年轻人有能力,岑可法就一直压担子、出课题,把出国出名的机会让给你,千方百计“逼”你成才,一路上不知打破了多少“惯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