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高铁外交预示中国摆脱“衬衫换飞机”模式
中新网12月4日电 澳洲网4日刊载《李克强“高铁外交”的深意》一文,文章指出,中国“高铁外交”模式的出现,让西方媒体发现,中国制造业开始摆脱“衬衫换飞机”模式,进入“高铁换牛肉”时代。
文章摘编如下:
在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时,中国总理李克强向他“推介”了中国高铁。而李克强上任以来,已先后向马来西亚、泰国、澳洲等多国提及高铁合作。那么,高铁为何如此受他重视呢?
首先,从发展的规模看,目前中国的高铁通车里程已经近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又具有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不同气候环境下建设和运营高铁的丰富经验。这对于澳洲这样国土广袤、地形复杂的国家非常适用。
其次,建设成本低廉。除了铁路本身,中国还可以提供公务工程、通信信号等相关配套技术。据资料显示,这套全面的高铁方案,造价只到他国造价的1/3左右。因此,经济正处于复苏状态的英国,要修复那条老旧且规模庞大的HS2铁路系统,中国的方案绝对有吸引力。
第三,从世界高铁的发展速度看,除了日本等少数国家外,西方发达国家的高铁建设停滞不前,在票价低廉、舒适度和速度方面,已很难满足当地人们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有此良机,中国总理自然要逮住机会就做推销员。
“高铁外交”模式的出现,让西方媒体发现,中国制造业开始摆脱“衬衫换飞机”模式,进入“高铁换牛肉”时代。
的确,如果中国高铁这种世界领先的技术产品能在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必将有助于改变“中国制造”的窘境,让其实现换代升级。
无论“高铁外交”最终成功与否,中国在经济转型上已然展示了一个进步的变化。
当然,“高铁换牛肉”只是第一步,“中国制造”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比如,如何利用高铁提升品牌乃至国家的影响力,中国还面临着国际化管理、国际运作能力、海外社会责任等诸多挑战。(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