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千岛日报》社长林豪返乡:福建平潭富了,也美了

2017年09月09日 19: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千岛日报》社长林豪返乡:福建平潭富了,也美了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社社长林豪接受媒体采访。 谢萍 摄

  中新网福州9月9日电 (记者 林春茵 刘羡)“平潭再穷,我是平潭人,现在平潭很富、很美,我还是平潭人。”前来参加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社社长林豪9日在福州如是说。

  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10日将在福州举办。祖籍福建平潭的林豪1933年出生于印尼,是此次出席论坛的最年长海外华媒嘉宾。

  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林豪老先生难掩回乡喜悦之情。他特地提前两天抵闽,到平潭小住。谈及家乡印象,他总结为:“平潭绿了”、“平潭富了”。

  他上世纪60年代曾重返平潭就读中学,对家乡当时的贫穷渔村印象深刻。“当年的平潭风大、树少、沙多,到处光秃秃。房子都用石头起的,一个晚上,风吹沙子能把半个房子埋掉”。

  近年来,林豪时常返乡探亲,已经迈入国际旅游岛、自贸试验区和综合实验区的平潭变化之大,令老先生赞不绝口。“树多了,小岛都是绿绿的。”林豪笑称,老家白沙镇现在没有“白沙”,只有“黑土”。

  平潭综合实验区统计数据佐证了林豪的平潭印象:当地近年持续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实施海岛生态修复工程和“五绿工程”,当地2016年完成植树造林5.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林地绿化率为90.25%。

  而在林豪眼中,平潭过去“很穷很穷”,几乎与世隔绝,如今交通四通八达。通过海峡号和丽娜轮,平潭与台湾本岛形成一日生活圈。正开建的平潭公铁两用大桥是世界最长、中国内地首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日前刚完成首跨钢梁架设。

  就在林豪家乡——平潭白青乡白沙村,将与邻村白胜村联袂打造“海钓村”,投资2亿元开建船钓、矶钓、岸钓、海上游艇等高端海钓运动项目及民宿乡村旅游,不日将进场施工。

  “平潭是海外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林豪说,近乡情更浓,当前印尼华文纸媒面临转型之困,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促进印尼和中国文化交流的愿望,成为他坚持办报的力量源泉。他表示,计划在《千岛日报》开设专栏介绍家乡巨变,并邀请华侨华人亲往中国感受祖籍国发展。

  在林豪看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想,是国力强盛的表现,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和谐发展的善意。“‘一带一路’支持了沿线国家地区的基础建设,包括印尼,中印(尼)两国人民关系将更为密切”。(完)

【编辑:李欢】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