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把脉”世界华文教育 侨商抒发“华教情结”

2011年11月01日 17: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西安11月1日电 题:“把脉”世界华文教育 侨商抒发“华教情结”

  作者 冽玮 张一辰

  俗话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教育。”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上,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代表济济一堂,交流当前海外华文教育的形势、特点及发展趋势。部分侨商所抒发的“华教情结”,彰显了广育中华民族之“根”的情怀。

  菲律宾华商陈永栽认为,中华文化是孕育了5000多年的文明结晶,是世界文化宝库珍贵的财富,主张从中华文化中吸取精华,以此立德立人,推己及人。他不仅把自己的儿子送回祖籍国学习中国文化和历史,还组织菲律宾华侨的第二、三代到中国学习中文;资助华文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支持在菲华社的各类华文教育活动等。

  针对菲律宾华裔新生代已不大懂华文的现状,陈永栽大力呼吁要振兴华文教育,一再出资开展挽救行动和留根工程。10余年前,他扶持建立的菲律宾东方大学已发展成为菲律宾当前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3个校区共有2万多名学生。2001年,他支持成立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2002年,他开办菲律宾最大的华文图书馆。他还捐建校舍,助失学儿童重返学堂。

  而印尼亚洲国际友好学院副理事长廖章然则表示,作为印尼唯一的华文本科高等学府,中国国务院侨办每年外派给该校25名教师,校方自聘10名教师,每年招收300名学生,90%为华裔子弟。其目的除希望华侨华人的后代传承民族文化之外,还看重世界“汉语热”所带来的大量就业机会。

  他举例说,近年来,随着大量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建厂,急需懂得华文的当地人才。据印尼中资企业协会提供的数据,该协会已有700多家在册会员。

  对于困扰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经费不足;校舍陈旧;师资参差不齐、青黄不接;教材多样、水平不一等难题,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会长陈志成建议,海外华文学校可以尽量吸纳华侨华人社团代表加入,使其在财力、人力、物力上支持华文教育。

  他透露,马来西亚现有1293所华小,“贫穷无奈当老师”现象如今在马来西亚已很少见,当老师需要公开招考,月薪可达6000多元人民币,报名者踊跃。

  老挝万象寮都公学董事长林俊雄认为,教材和教师的缺乏是制约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两大“瓶颈”,海外华文学校所用的教材以前大多是台湾提供,近年来中国大陆、尤其是侨办编写的教材越来越多,但“本土化”色彩不浓,趣味性不够。他主张海外华文学校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自编辅助教材和习题以适应华文教育的变化。

  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赵阳在西安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于2004年9月成立。截至目前集资3亿多元人民币。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选择把资金投入到这个上面,共同把这项神圣的事业做好。(完)

分享按钮
    ----- 华文教育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