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中国之治”的演进方向和深层规律

“中国之治”的演进方向和深层规律

2019年11月18日 04:05 来源:中国青年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有着自身的演进方向和规律。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全面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历史成就、积累经验、形成原则的基础上作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演进方向和规律的深刻把握。把握这一深层规律,是准确领会全会精神、自觉贯彻全会战略部署的关键。

  党的领导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抓住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国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也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最大优势。《决定》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首位的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党在确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大优势,贯穿于其他显著优势之中,影响和决定其他显著优势的形成、发展和发挥,在13个显著优势中居于统领地位。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路径。13个“坚持和完善”的第一条就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确保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确保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党和人民事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确保把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全面提升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制度越完善,党的成熟程度就越高,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的适应性、创造性就越强。

  守正创新

  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明确回答“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重大问题为全会定下了守正创新的总基调,成为贯穿《决定》的红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突出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坚定制度自信,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如果不顾国情照抄照搬别人的制度模式,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且还会因水土不服造成严重后果。”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

  翻开《决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示掷地有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两大“奇迹”第一次写入党的全会文件,正是这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彰显了我国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首次集中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这13个显著优势正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首次深刻阐述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覆盖13个方面的制度,勾勒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宏阔格局;首次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我国制度建设有了更加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等等。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实践品格跃然纸上。

  系统协同

  新时代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体现了强烈的问题导向和鲜明的实践特色。”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必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走过了前半程,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前半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半句阐明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制度在国家治理中起着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制度发挥效能需要治理能力作支撑,这些都体现了系统协同的演进方向和规律。

  针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重大问题,《决定》既阐明了必须牢牢坚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则,又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坚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衔接,统筹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体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必将对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效能转化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确保全会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真正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要强化制度意识。没有相应的制度意识及社会氛围,没有人的接受、认同、遵循,制度就是一纸空文,必须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坚定制度自信,增强行动自觉。二要维护制度权威。制度权威既需要主观认同,更需要权力强制,惩罚和激励两种手段都不可或缺,必须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作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三要确保制度落实。制度落实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领导干部是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少数”,必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植于广袤的中国沃土,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和发展形成的,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握和遵循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演进的大逻辑,写下历史新篇章,指明前进方向,一定能开辟国家治理新境界。

  李志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全国青联委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陈海峰】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雷竟技平台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