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独具的文化价值
作者:马慧子 马梅(南京工业大学讲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的重要性,指出:“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存在的必要前提,文化在精神生产的范畴内,因此劳动也是文化生产的前提。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劳动作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动力来源,必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总结中国经验、讲好中国道理、发展中国理论、发扬中国精神必然要立足中国实践,通过劳动教育将中国经验传承下去,将中国实践发展下去,将有助于持续创造、传承、发扬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更好地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启迪与浸润:劳动教育是文化启蒙的起点
“文化”一词起源于劳动实践中的耕种、生产、手工、技艺等。劳动作为人类发展的物质性力量,正如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所阐述的那样,“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甚至“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世界文化历史长河中,存在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朱熹的《童蒙须知》中将“洒扫涓洁”作为孩童启蒙教育,卢梭的《爱弥儿》高度重视手工劳动,将之视为重建身体与知识的有效中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不会种菜,不算学生”。劳动是实现人从自然性走向文化性的必经之路,对于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言,是教育、文化、精神的来源,而劳动教育更是能够对人的身体和精神形成双重引领,使人直面生产、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人在传承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对社会发展有益的文化知识,以此进行文化的启蒙和教化。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促进个体沉浸在身体力行的劳动文化中,完成对个人身体机能、工艺技能、知识水平的提升,并对个体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力量予以完善,从而得到更高的精神文化浸润。当前,全国大中小学开展的多种劳动教育活动和课程,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浸润和传承创设了情境、建构了场域、丰富了载体,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守正与创新:劳动教育推进文化实践
劳动是人特有的发生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交互作用的活动,因此劳动不能脱离“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即文化;而劳动教育的本质是知识、价值的生产、传播和影响,即文化实践。从对象物的属性来说,劳动教育就是文化实践的本体,劳动教育通过切实的劳动实践提高人的生产劳动能力,改变人们生产劳动的组织方式和制度,推动人类物质文化的进步,进而推进了文化实践的深入与革新。同时,劳动教育又是文化实践的载体,文化融入是当前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将从远古一直发展到今天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不忘来时路,为文化实践提供“源头活水”,不断铸就新的文化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文化发展、文明赓续的时代良方,对于中国传统继承什么、扬弃什么,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行转化和发展,并不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而是取决于当代中国的实践。劳动教育巩固了人在劳动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也通过这种身心融合的教育给人带来身体、心理以及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人在文化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
自觉与超越:劳动实践深化文化认同
对于文化认同,应有至少两个层次的理解,其一是“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不仅是对传统和现在知识层面的数量积累,还是一种可能在未来喷薄的智能意识,“既基于内容又基于过程”。文化认同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价值感和认同感,也唯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激发、实现。其二是“文化超越”。超越不是以鄙夷的眼光弃之不用,而是用关心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现实与传统的融合新生,以文化主体的责任去更好地传承、突破与创新,通过劳动实践与现实文化进行“交流、碰撞、新生”。如果失去了具体实践路径,文化认同只会成为一句口号,也让实践和文化都失去了主体性。劳动教育蕴含着劳动创造美的智慧,无论是田园种植、印染工艺、纸扇泥塑、裁衣织布的传统工艺,日常生活家务劳动的实践,还是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都是对文明与智慧的追溯,也唯有通过广泛蕴藏于生产生活的劳动实践才能进一步启迪大众的文化创造力,让文化自觉与超越深入每个人的内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本固枝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是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淬炼而获得的文化自信。面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人们只有成为劳动实践的主体,作为人类文明和社会生产的主体,才能在面向各类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时,建构更为科学、稳定的思想认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构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光明日报》(2023年06月16日 06版)
理论新闻精选:
- 2024年10月31日 21:45:29
- 2024年10月31日 15:46:09
- 2024年10月31日 15:46:01
- 2024年10月31日 15:45:53
- 2024年10月31日 15:45:45
- 2024年10月31日 15:45:25
- 2024年10月30日 17:02:35
- 2024年10月30日 11:38:18
- 2024年10月29日 16:15:35
- 2024年10月26日 20: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