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灭顶之灾或涅槃重生 民企节能减排面生死抉择

2011年12月14日 10: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编者按: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历史性时刻,中国新闻网能源频道在2010年推出《节能减排,中国企业在行动》大型专题活动,对外宣传中国政府减排政策,对内推介各企业转型升级的先进做法,力求服务政府决策,监督减排实效,推广企业经验。

  时至今日,正值德班气候大会刚刚落下帷幕,中新网能源频道通过一组报道,回顾一年来的探访结果,看央企、民企、外企如何实践承诺,实现节能减排。中新网能源频道将继续重点关注中国企业在今后的具体行动,将节能减排报道进行到底。

  中新网12月14日电(能源频道 王珊珊) 不少民营企业倒在了节能减排的高门槛内,以环境效益换取经济效益的模式不再行得通,规模小、底子薄的民营企业比国企承担着更大的压力,甚至成为它们的灭顶之灾。但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促成了不少民企的战略转型,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阵痛后,在这场关于节能减排的“战役中”,犹如凤凰涅槃,迎来重生。

  要生存就必须转型

  根据发改委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9.1%,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

  面对轰轰烈烈的“节能减排行动”,中国民营企业并不占优势。发展初期的民营企业往往规模小、资金薄、抗风险能力差。而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也给中国民营企业带来不小的打击。

  以向来以高污染著称的造纸行业为例,在“十一五”初期,由于难以达到节能减排要求,不少造纸企业关停。整个造纸行业面临重新洗牌,产能的大幅削弱,导致一时间“洛阳纸贵”。全国南北各大小城市的报纸价格在2008年后“涨声一片”应为人所记忆,这就是国内小造纸企业面临困局和进口新闻纸价格飙升的双重压力导致的结果。

  据了解,2010年底,一些省市为了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加紧对减排重点对象——钢铁企业施行更为苛刻的减排要求。以河北省为例,大量以牺牲环境效益而生产价格低廉钢材的民营钢企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难以为继的民营钢企自愿选择投靠国企钢铁集团。民营企业略显无奈的抉择确促进了钢铁产业的集中化,2010年是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最快的一年。

  是义务更是责任

  不过,虽在夹缝中生存,中国民营企业在节能减排行动中的表现也并不示弱,反倒是一些“痛定思痛”的企业开始在节能减排中实现了企业转型,寻找到了新的出路。

  在刚刚结束的德班气候大会上,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的新奥集团,就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民营企业。“新奥集团是一家积极致力于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创新型清洁能源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响应政府的节能减排政策。”新奥集团公关传播总监毛建春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珊珊】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