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议定书》最后一刻"得救"有望提振国际碳价
经历整整1天的“加时赛”之后,北京时间9日凌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简称多哈会议)终于落幕。多哈会议通过了一揽子决议,宣布2013年开始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京都议定书》终于在多哈会议的最后一刻“得救”,避免其第一承诺期在今年底到期后,全球碳减排协议出现“空窗期”。这短期内有助于提振目前跌至“冰点”的碳价格,并确保连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 D M )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九死一生”。但中长期而言,全球统一、规模超过石油行业的碳市场仍然遥遥无期,中国企业需要及早筹划,转向参与国内碳市场。
本报此前曾报道,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配额需求不振,这导致C D M项目核证减排量(C E R )价格已经从10欧元以上跌到1欧元左右。受此影响,根据初步匡算的保守口径,中国有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的C D M项目碳资产面临违约和缩水风险。
《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委员、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段茂盛9日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称,多哈会议通过的一揽子决议一方面规定发达国家要在2014年之前加大碳减排力度,增加了国际碳市场的需求预期;另一方面规定波兰、立陶宛、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前苏联国家的“热空气(即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省下来’的可排放额度)”,在第二承诺期只能少部分自用,不允许卖给其他国家,从而减少了《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国际碳市场的供给,有利于提振目前跌至“冰点”的碳价格。
尽管中国代表团对谈判结果“表示满意”,但曾参与《京都议定书》谈判的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战略总监钱国强告诉记者,面对欧盟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局面,发达国家仍然不愿意支付碳减排的高额成本,导致碳买家不足、碳配额过剩,多哈大会与此前每年一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一样,无法改变C D M需求低迷的局面。截至目前,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及俄罗斯已明确不参加“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9日也表示,在多哈会议上,发达国家淡化其历史责任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倾向进一步明显,自身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的政治意愿不足,这是今后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主要障碍。段茂盛介绍,目前来看,参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发达经济体只剩下欧盟、澳大利亚等国。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此前援引业内人士的话预计,到2020年全球碳市场将增长至3.5万亿美元,与石油市场并列成为全球最大交易市场。但段茂盛预计,多哈会议闭幕后的数年,各国碳市场仍将维持彼此分割的态势,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碳减排义务上很难达成共识,全球统一、规模超过石油行业的市场仍然遥遥无期。(梁嘉琳)
专题:多哈气候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