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民间救助引关注 山东放宽收养制度有望破冰
民盟建议出台“儿童福利条例”,将成其政协会上主要发言内容
放宽收养制度,我省有望“破冰”
23日,在参观完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后,省人大代表徐莉萍告诉记者,看到国家有这么好的儿童福利机构,社会上却仍然有袁厉害这样的民间爱心妈妈,她想不通。
同一天,省政协十一届委员,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焦桂云完成了自己的第二份提案,内容便是加大政府投入,弥补福利院人手不足的困境。
八成以上孤儿由个人或民间机构抚养
“按民政部的要求,护理人员和脑瘫等重度残疾儿童的配比是1:1.5,但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只有170人,距离这个要求差远了。”焦桂云说,虽然福利机构设施完备,但是人员短缺已经不足以供养越来越多的孤残儿童了,她建议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护工、医生和专业护理人员。
省人大代表刘丕峰调研中发现,在儿童福利院里的孤残儿童目前残疾程度高,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成本高,收养孤残儿童的法律门槛也高。在“三高”之下,他认为政府只能加大投入,建设更多的儿童福利机构,才能满足社会需要。
民盟山东省委向记者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当前,公办儿童福利机构仅能养育17.7%的孤儿,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82.3%的孤儿还是由个人和民间机构抚养。
民盟山东省委副主委董利忠告诉记者,大量非婚生子女、被父母遗弃的子女现在都无法进入公办福利机构,另一方面,抚养大量孤儿的民间机构和爱心妈妈却相对较少,收养条件和环境差,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存在着诸多潜在风险。
民间收养,应先扶持再规范
“如何处理好公办福利机构和民间收养并存的关系,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不能指望公办福利机构包揽所有的事情,更不能忽视和一味排挤民间机构的存在。”董利忠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政协会议上,《关于扶持和规范我省民间收养的建议》将成为民盟山东省委的主要发言内容。其中,有关专家呼吁的放宽收养制度,以及建立儿童福利条例等措施,有望在山东率先“破冰”。
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原司长王振耀此前表示,当前我国收养手续复杂、条件过高、程序过于繁琐、收费高昂等因素,阻碍了不少慈善人士的爱心。对此,《建议》提出我省应出台地方条例,适当放宽收养条件,对本人有意愿收养孤儿的,先把被收养孩子送到收养家庭生活磨合一段时间,确定合适后,再确立收养关系,并签订收养协议;对于家庭经济和各方面条件具备,有意愿,但不符合收养条件的(比如有健康的孩子,希望给孩子找个伙伴,或者孩子大了已经离家,形成空巢的爱心人士),可以办理寄养手续,民政部门则应定期上门看望。
而对于我省已经存在的民间收养机构,董利忠认为,应该先承认其合法地位,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再进行规范,填补各地多数没有专业儿童社会福利机构的“空当”。
“先扶持,再规范,这个民间机构就正规了,但先规范,再扶持,很多民间机构就被规范掉了。”
在“袁厉害事件”后,不少专家提出建立我国首部儿童福利法,而民盟山东省委建议,我省应该结合山东省情,尽快出台《山东省儿童福利条例》,对儿童福利政策、儿童福利机构的设立、救助的条件、救助的措施等作详尽的规定,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儿童福利制度。
代表摸孤儿棉衣看厚度 调研拒绝走过场,事后留下手机号
调研中,济南市儿童福利院的硬件,让代表印象深刻。在新进孤儿观察室,身为母亲的人大代表徐莉萍看到两个患病孤儿,一个头只有巴掌大小,而另一个却有西瓜大小时,十分难受,趴在门边久久不愿离开。而调研中,几位人大代表也没有忘记从细节上,对儿童福利院进行考察。
“这福利院周围都是种菜的,你们的蔬菜是哪里供应的?”人大代表刘丕峰问,济南儿童福利院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全部是正规超市进货。在结束主楼参观后,当代表得知还有几座患有传染疾病的病孤残儿童隔离楼时,他们坚持前往查看。
在一个“大家庭”里,代表刘丕峰和张刚仔细摸着几名孤残儿童的衣服,查看衣服里面有没有棉花,是不是暖和。当他们得知,这些孩子的生活条件不错,但是缺少家庭关爱时,几名代表都表示,希望在国家相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更多孤残儿童回归家庭抚养。
福利院工作人员说,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完整的“家”,他们特意从附近农村招聘来十几名40—50岁的“妈妈”,专门照顾高位截瘫的孤儿。
临别时,代表刘丕峰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说自己的一个亲戚养鸡,有机会一定让福利院里的孩子们吃鸡。(记者 张榕博 孟敏)
专题:聚焦2013年地方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