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级售票员谈春运变迁:不见长龙队真轻松
中新网徐州2月18日电 (拾冠之 董伟)一袭齐耳短发,售票时唱收唱付干净利落,这是徐州火车站客运车间售票部售票员马春艳给旅客们的第一印象。
“您好,请问您到哪里?”“请问您准备坐高铁走还是坐普通列车?”“好的,请稍等我给您查一下!”“您好,T72次列车只有对号车票了,您要吗?”……
“这是我参加的第13个春运!” 2月18日,面对媒体采访时,这是马春艳说的第一句话。今年40岁的马春艳在车站票房算是“元老”级的售票员,13年前,从其他站段调入徐州站的马春艳首次与春运有了零距离接触。
徐州火车站春运的客流都是节前走低,节后高涨。马春艳清楚得记得,2001年正月初二她正好是白班,当与姐妹们进入票房时,透过售票窗口上的玻璃,售票大厅内黑压压购票的旅客队伍将她吓呆了。
“当时,就是恐惧!这么多的旅客,队伍都排到了售票大厅门外,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大的压力!”马春艳说,看到自己表情有些异样,师傅走了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轻声说道:“没关系的,小马!票要一张张的卖,不要着急,不要有压力,没有咱们克服不了的困难。”很快,马春艳定了定神,坐到窗口前,开窗售票。她清楚得记着,自己票款达7万多元的车票,这是她第一次票款过了5万元。
徐州火车站是个中转大站,每名售票员每日售票张数超过1000张,这也就意味着每位售票员每天向1000名旅客提问要重复一千遍。这是正常情况下的估算,实际上可能远远不止上千遍。每天面对形形色色、口音各异的旅客,有时简单的一句话双方要交流半天,更需要售票员多说话、多交谈,以免出错。
人多、拥挤、售票压力大是春运给马春艳留下最深的印象。为了服务更多的旅客,马春艳和战友们吃午饭的时间仅需要8分钟,同时为了减少上卫生间的次数,她们更是售票时候尽量少喝水或者不喝水。
从2004年春运开始,马春艳开始带着徒弟由售票岗位“转岗”至改签、退票岗位。原本以为这个岗位要比售票岗位“清闲”一些,但是到她们那里办理退票改签的旅客一点也不比售票窗口的少。
马春艳解释说:“不少旅客手里的车票已经改签过很多次了,不过还是没有走掉。想想看,改签一次、两次没有走成,或许人家还不发火,但是次数一多了,发火就在所难免了!铁路运能紧张是那个时候最突出的矛盾!”遇到发火的旅客,马春艳说就让他们把气儿撒完,然后再给他们解释,只能是这样。
从2011年开始,铁路部门开始施行网购售票,这期间火车票代售点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徐州市区及临近地区遍地开花,车站售票大厅里也新树立起十余台自助售票(取票)机器,人们购票渠道增多了;与此同时,京沪、宁杭、宁甬高铁新线的开通,铁路的运能也翻倍上升,火车票也变得好买了。
“我感觉今年春运,排队买票的长龙队不见了,大家不论学生还是外出务工人员都上网抢票了,感觉我们的工作强度要比往年轻松很多!即使是车站客流高峰时段,来售票窗口排队购票的旅客也比以往大幅减少,但是车站客发量是增加的,客发最高日达到8.75万人次,这几天的客发量均在7万以上!客发量上去了,但是我们售票员的工作强度却减轻了!”马春艳笑着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