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者见证中乌合作

分享到:

考古学者见证中乌合作

2023年05月16日 14:41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Nasibillo Kambarov(中文名:比龙,乌兹别克斯坦籍)

  中国—中亚峰会即将在中国西安市召开。我相信未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各领域的合作一定会取得更多成果。作为考古学者,我尤其期待这次峰会的召开将助力中国与中亚国家加深人文交流合作。

  乌兹别克斯坦是丝绸之路上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路线,也是一条联系各国人民与文化的路线。“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加强东方、中亚和西方联系的一种途径。

  中亚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繁荣与地区和平,为东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绝佳机会。

  自 2014 年以来,我一直在乌兹别克斯坦—中国联合考古队工作。乌中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进行的考古研究使得古代月氏研究和贵霜文化遗存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揭示了乌兹别克斯坦历史的大量信息。这项研究是在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王建新的带领下,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拜松的拉巴特村进行的。

  我希望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考古科学研究和博物馆方面进一步开展合作。中国在历史和考古遗迹的博物馆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中亚国家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和方法。据我了解,中乌专家合作修复了著名的希瓦古城,中国的考古修复方法在乌兹别克斯坦广受欢迎。我也在收集整理中国考古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将其翻译成乌兹别克斯坦语,并教给我的学生。未来,我打算进行大宛国的科学研究,解决大宛国的考古问题,相信与中国考古学家的合作,会有很好的成果。

  (作者系西北大学博士生,乌兹别克斯坦—中国联合考古队成员;人民网 钟文兴采访整理)

【编辑:李岩】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