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带来了什么?

分享到:

浙江“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带来了什么?

2023年05月17日 10:11 来源: 雷竟技平台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浙江“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带来了什么?
图为:浙江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攻坚暨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管理推进会。 柯桥区融媒体中心 摄

中新网绍兴5月17日电 (王潇婧)“2023年要完成‘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综合评价指数达到85以上,跨部门‘综合查一次’实施率达到20%,拓展执法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至75件,轻微违法告知承诺制实施领域拓展到26个,推进5个以上处罚事项适用简案快办,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率达到30%以上……”

  5月16日,浙江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攻坚暨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管理推进会上所提出的目标,底气来源于该省驰而不息地改革。

  2022年1月,浙江成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国家试点。

  一年多来,为解决过去基层治理中“十多顶大盖帽管不好一顶破草帽”的普遍弊病,浙江以改革“牵一发动全身”,系统性重塑组织、队伍、管理、运行、保障等治理体系,逐步走出一条“一张清单、一支队伍、一个平台、一套机制”系统推进的改革之路,用“小支点”撬动基层社会“大治理”。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日前,该区齐贤街道网格员徐艳艳在日常巡查时,发现杭州亚运会场馆——羊山攀岩馆附近某店铺存在违规现象。她立即拍下照片,扫描店铺门前的专属二维码,现场将问题反馈至街道。

  很快这条信息便显示在该街道“大综合一体化”数字驾驶舱“护航亚运”版块,工作人员进行归类细分后,第一时间将举报内容分派到相关执法队员手机上,违规问题及时得以解决。

  据了解,齐贤街道以羊山攀岩馆为中心,将辖区4条主要街道辐射的2.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沿街商铺、学校、药店等409个点位设置为监管对象,为其张贴专属二维码,方便执法人员、网格员、民众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为杭州亚运会保驾护航。

  “柯桥以基层治理‘看得见、管得好’为重点,创新多个场景应用,建立以信用等级赋码为基础的‘三色监管’机制,实现风险提前预警感知,不断提升基层精细化管理水平。”柯桥区委书记陈豪说。

  谈及“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基层执法队员的感触颇深。因为许多实实在在的改变就发生在他们身边。

  “如今将电瓶车停放、非法小广告、井盖修复等‘关键小事’的执法权赋予镇街,我们就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绍兴市柯桥区福全街道应急办执法队员胡霆峰如是说。

图为:齐贤街道“大综合一体化”数字驾驶舱“护航亚运”版块。 王潇婧 摄
图为:齐贤街道“大综合一体化”数字驾驶舱“护航亚运”版块。 王潇婧 摄

  来自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漓渚中队中队长陈宗其表示,不同于以往的“单打独斗”,现在办理案件实现了多部门联合执法,信息互联互通,“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执法使基层办案效率有了明显提升。

  在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当前在柯桥全域推广的标准化办案流程,使执法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所有的执法行为均实现可追溯、受监督。

  事实上,“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带来的不仅是一场关于体制机制、数智平台、治理方式的系统性变革,更是一场思想和理念的变革。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优势。“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作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基层执法队伍改变执法理念,提升执法手段,深化跨部门“综合查一次”,对企业、商铺、工地等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同时,运用劝导警示、首违不罚等柔性执法方式,实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今年以来,柯桥开展‘首违不罚’2200起,市场主体受检频次降幅达62.5%。”陈豪介绍。

  在浙江“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过程中,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说明,这场改革正在不断走向深处,最终有一个鲜明指向和落点——让民众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加美好。(完)

【编辑:刘阳禾】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