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八零后“老男孩”:带领村民把贫困村变成“日月潭”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0日 12:55 来源:雷竟技平台

分享到:

  (宁夏六十年)宁夏八零后“老男孩”:带领村民把贫困村变成“日月潭”

  【解说】在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脚下,坐落着一座小村庄。地处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西吉县龙王坝村曾是一个贫困村,缺水、缺电,没有公路。2013年村里的人均纯收入不到2800元。2015 年龙王坝全村就实现了脱贫摘帽,到了2017年人均纯收入到达了8100元,成为西吉县农民纯收入最高的乡村。

  52岁的魏淑琴是龙王坝村民,她以前以种地为生,一年能挣一两万元,而现在村子里搞“乡村旅游”,她把自己的家改造成民宿,收入水平也翻倍了。

  【同期】龙王坝村村民 魏淑琴

  原先就是种地,这些年地不种了,靠开民宿(每年)能挣三万到四万。路也好走了,车开上去能开到家门了。原先是土路走起来人都不好过,现在车可以开到家门了。钱多了,挣了钱也出去转转旅游。

  【解说】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如何走上了乡村旅游的道路?这就要从乡村旅游的带头人焦健鹏说起,生于1981年的焦健鹏是土生土长的龙王坝村人。大学毕业后,他在县城里的广告公司工作,公司年收入超过千万。每次回到村子里,村民的生活情况都让焦健鹏高兴不起来,也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同期】龙王坝乡村旅游带头人 焦健鹏

  回来以后,可以说我在外面吃一顿饭花的钱,就是我们这边人均纯收入。因为当时就2300块钱,大家都过得很穷。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读过日月潭,山特别绿,水特别清,青山绿水,大家在里面不愁吃不愁穿,这就是我们理想的一种世外桃源的一种感觉。

  【解说】龙王坝村坐落在国家地质公园和镇湖两大景点的中间位置,背靠兰州,遥望红色将台堡。焦健鹏认为,龙王坝村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其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先决条件。2010年,有了足够资金的焦健鹏回到村里,打算开始实施他的乡村旅游计划。但令他没想到的是,他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来自于村民的不理解。

  【同期】龙王坝乡村旅游带头人 焦健鹏

  当时我们面临第一件问题就是修路,村民们当时开玩笑,说你这个路修这么宽,你是不是要开飞机。你爷爷也走的这条路,你爸爸走的也是这条路,你为啥要修这么宽。大家都不理解,这是当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解说】但焦健鹏转念一想,他说,如果村民都像他这样想,那么这个村子也不需要他去做什么了。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后,焦健鹏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大家赚到钱。考虑到村民们都有自己的房子,他想到了改建民宿的点子。最初没人敢按照焦健鹏说的做,焦健鹏就从自己家开始改造。

  【同期】龙王坝乡村旅游带头人 焦健鹏

  我就第一个去搞,搞完以后我们隔壁家邻居一看,这个不错还真的有人住。隔壁老张他也搞起了民宿,结果隔壁老王看到以后,说我比老张有实力,我比他头脑还灵活,他能挣钱我怎么不能挣。这样以后,我们隔壁老马、老王、老李家就跟着把民宿做起来了。

  【解说】焦健鹏说,自他在龙王坝开展乡村旅游起,从2015年的4.5万人次游客,到2016年8.9万人次,再到2017年13万人次。龙王坝的发展越来越好了,村民们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然而,随着龙王坝知名度的提升,他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同期】龙王坝乡村旅游带头人 焦健鹏

  随着游客逐渐增多,我们环保的压力也很大,以前我们村子做了一个小型的污水处理,垃圾填埋这些。但是现在随着游客呈几何的倍数增长,这对我们村子以前没想到有这么多垃圾。

  【解说】焦健鹏说,龙王坝村共有404户村民,从五六年前的208户贫困户,到现在只剩下了14户。他们已经为不少贫困户村民提供了就职岗位,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提高他们的成就感。

  张子胥 宁夏报道

责任编辑:【陈海峰】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雷竟技平台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