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不会忘记 | 长影: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

分享到:

长春电影制片厂有着鲜明浓郁的艺术创作基因,至今已创作拍摄译制各类影片3300多部,包括《上甘岭》《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等,记录了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宋丹丹、刘晓庆、陈道明、张丰毅、姜文都曾在这里拍过不少老电影,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形象。跟随直播,走进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

实时滚动报道

  • 中新网记者吕盛楠
    2019-07-25 16:27
    长春电影制片厂有着鲜明浓郁的艺术创作基因,至今已创作拍摄译制各类影片3300多部,包括《上甘岭》《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等,记录了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宋丹丹、刘晓庆、陈道明、张丰毅、姜文都曾在这里拍过不少老电影,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形象。跟随直播,走进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
  • 中新网记者吕盛楠
    2019-07-26 09:35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1956年上映的长影电影《上甘岭》。《上甘岭》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丰碑,影片反映了反映了新中国建国初期人们对自由、和平、幸福的憧憬和自信。电影中的插曲《我的祖国》,其经典的歌词和旋律更是被几代人传唱至今。
  • 中新网记者吕盛楠
    2019-07-26 09:35
    各位网友大家早上好,我是中新网记者吕盛楠。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70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电影也经历了无数坎坷,发展至今。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探秘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长影,为大家揭晓中国电影是如何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
  • 中新网记者吕盛楠
    2019-07-26 09:36
    我和我的同事张瑶就站在位于吉林长春的长影旧址博物馆内,有着74年历史的长影成立于1945年10月1日,经过解放战争炮火硝烟的洗礼,铸就了鲜明浓郁的艺术创作基因,至今已累计创作拍摄译制各类影片3300多部,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老电影《白毛女》,也包括了长影最近新作《神探蒲松龄》等,生动记录了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 中新网记者吕盛楠
    2019-07-26 09:37
    如今这里,经过“修旧如旧”地修缮后,常年陈列着从新中国第一部电影开始至今的剧照、文物以及真实还原电影的拍摄场景等。
  • 中新网报道
    2019-07-26 09:37
    大家能够看到,我现在就站在长影旧址博物馆的入口处,我们来跟随我身边的讲解员小姐姐一起,来探访这座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电影殿堂。
  • 中新网记者吕盛楠
    2019-07-26 09:38
    在战火纷飞年代,部队打到哪里,长影的电影就拍摄到哪里。长影的摄影师与战士同历枪林弹雨,有时甚至冲在炮火的最前沿,有的摄影师就牺牲在与战友们冲锋的路上。导演、编剧、演员更是走进战壕、弹坑里与子弟兵们同呼吸共命运,他们写下的故事和拍下的画面,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七个第一”,吹响了昔日中国的和平号角,也是今天中国回望和了解时代过往的珍贵媒介。
  • 中新网记者吕盛楠
    2019-07-26 09:38
    《白毛女》是根据同名舞台剧改编的,扮演喜儿的是表演艺术家田华,这部戏也是她电影人生中的第一个镜头。表演艺术家陈强在影片中演活了黄世仁。全国20家影院首映的第一天,观众就达到了47万余人。
  • 中新网记者吕盛楠
    2019-07-26 09:39
    《白毛女》是上世纪50年代是长影创作生产的第一个高峰期的代表作之一。那时,故事片生产在全国居主体地位,《赵一曼》、《中华女儿》、《钢铁战士》、《平原游击队》、《董存瑞》都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作品。《祖国的花朵》是新中国第一部儿童题材影片,其中刘炽创作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一直传唱至今。
  • 中新网记者吕盛楠
    2019-07-26 09:39
    《上甘岭》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丰碑。电影中的插曲《我的祖国》更是唱遍了大江南北,经久不衰。
  • 中新网记者吕盛楠
    2019-07-26 09:40
    《甲午风云》以其思想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奠定了它在中国当代电影史上的地位。
  • 中新网记者吕盛楠
    2019-07-26 09:40
    《冰山上的来客》是新中国电影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冰山上的雪莲》《帕米尔的雄鹰》这些经典的插曲是作曲家雷振邦用灵魂创造出的音乐奇迹。
  • 中新网记者吕盛楠
    2019-07-26 09:41
    这里真实还原了《保密局的枪声》的一个场景。投资不到70万元。导演常彦突破了“样板戏”高大全的模式,使影片脱俗出新。据统计,该片观影人数为6亿人次,按当时每张票价3角计算,票房达1.8亿元。如果按如今的票价60元计算,票房是360亿元。可以说,《保密局的枪声》可称得上改革开放后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因为90年代以前没有准确的票房记录,都是估算或推算。这里还原了影片中的一个场景。《吉鸿昌》是改革开放后长影获得的第一个、也是长影历史上获得的首个电影“百花”大奖。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刘三姐》曾获得过百花奖最佳音乐奖。
  • 中新网记者吕盛楠
    2019-07-26 09:42
    1989年新中国成立40周年,影片《开国大典》问世。发行拷贝700多个,并几乎包揽了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多个奖项。
  • 中新网记者吕盛楠
    2019-07-26 09:43
    这是一个微缩景观,相信网友们都对这个画面印象深刻。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那天,也是我们最骄傲、自豪的日子。至今,已经过了70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长辈,我们这一代,我们下一代,一直在与中国共同成长。
  • 中新网记者吕盛楠
    2019-07-26 09:43
    以上,就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的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史。在这里我们既了解到那个年代拍电影的艰辛和不易,也看到了华语电影的发展和未来。让我们向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献身的前辈们致敬,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电影。
  • 中新网记者吕盛楠
    2019-07-26 10:40
    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欢迎网友们能够来这里亲身感受、致敬经典。请继续关注中新网,我们下期直播再见。
没有更多内容了

边看边聊
国庆联播华文媒体(排名不分先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