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共建“一日生活圈”:平潭三年投下2000亿(图)

2013年02月25日 09:0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平潭综合实验区区位示意图。(制图:张芳曼)

  元宵佳节,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又迎来一桩喜事:由39幢建筑组成、面积15万平方米的对台小额贸易市场、水果批发交易中心第一期正式封顶,下个月交付使用后,将成为台湾小商品和水果最便捷的交易平台。两岸共建“一日生活圈”,正在从概念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活图景。3年时间,大陆、台湾的投资以一天2个亿的力度跟进,让平潭每一天都是新的。

  平潭是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区域,主岛海坛岛324平方公里,距台湾新竹仅68海里。建设“两岸共同家园”,打造“一日生活圈”,是平潭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是两岸人民多年的期盼。2009年7月,福建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2011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把平潭建成“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

  “一日生活圈”,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海上交通。“海峡号”高速客轮开航,实现了2.5小时连接大陆和台湾。短短1年多,可载客780人、小汽车260辆和货物1000吨的“海峡号”运送两岸旅客12万人次,带动台中港一跃成为台湾客运第一大港。2012年6月启动的海上货运,从台湾到长三角、珠三角只需24小时,成功实现“海运成本、航空速度”的最佳组合。在平潭承办“台湾文化广场”的台商李云超感叹:“从平潭到台中,运输食材的冰块都还没融化。”

  “家园”要有“家”的感觉。台湾公司设计的“幸福宜居岛”方案一举中标,“生态、低碳、智慧、开放”为平潭高标准、高水平起步奠定了基调。3年时间,平潭投资1000亿元,开工建设跨海大桥复线、跨海铁路、岛内“一环两纵两横”道路主干网、客滚码头、调水工程、岛内雨洪收集系统、医院、公园、污水垃圾处理厂、绿化工程等一大批工程,许多已基本成形。今年,计划投资500亿元,“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投资25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两岸无漫游一卡通运营,两岸出版业合作的海峡书局挂牌,两岸职工交流中心启动建设,两岸中小学生夏令营开营……两岸元素相互叠加,“家”的气息日益浓厚。

  贴身服务的投资环境,“放地、放权、放利”合作建设的崭新理念,不但留住台商的人,也留住了他们的心。在这里,新设台资企业可享受“直接登记制”,免审批直接登记,办理时限由法定40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

  借鉴自由港模式,将制定“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海关特殊监管方式。主岛全部纳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实行更加优惠的监管政策。目前,台湾协力科技、冠捷电子、中华电信“智慧平潭”、宸鸿科技、海峡如意城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催生出另一个“3年1000亿”——台湾投资总额达到1100亿元。

  “用改革赢得最大红利,尽快把平潭建成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示范区、两岸同胞共同生活的宜居区、海峡西岸科学发展的先导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工委书记、主任龚清概说。

  两岸发展资源组合最佳之地,平潭未来可期:到2015年,开放开发的基础条件基本完备,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两岸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到2020年,基本实现与台湾地区经济全面对接、文化深度交流、社会融合发展,“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初具雏形。(记者费伟伟、赵鹏)

【编辑:郭思远】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