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两会签署两岸地震监测合作和气象合作两协议

2014年02月27日 16: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台北2月27日电 两岸两会第十次领导人会谈27日在台北举行,大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下午签署《海峡两岸地震监测合作协议》及《海峡两岸气象合作协议》,并确认后续协商的六项议题。

  其中《海峡两岸地震监测合作协议》。全文如下:

  海峡两岸地震监测合作协议

  为保障两岸人民福祉及生命财产安全,提升两岸地震防灾减灾能力,促进两岸地震合作与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就两岸地震监测合作事宜,经平等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合作范围

  双方同意本着平等互惠原则,就两岸地震监测业务等事宜进行下列交流合作:

  (一)地震监测业务合作:

  1.地震活动监测合作;

  2.灾害性地震的沟通;

  (二)地震监测应用技术交流合作;

  (三)地震防灾宣传和科普教育;

  (四)双方同意的其他地震合作事项。

  二、合作事宜

  双方同意地震监测业务主管部门进行下列地震监测交流与合作事宜:

  (一)地震监测业务合作

  1.地震活动监测合作

  通过双方商定的地震站数据资料及时交换,监测台湾海峡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

  就地震监测技术进行经验交流及合作开发。

  双方地震速报信息交换,任一方发布地震相关信息时,依双方商定方式立即传达相关报告。

  2.灾害性地震的沟通

  任一方发生灾害性地震,应通知对方。如接获对方查询时,应尽速给予响应及协助,双方可就余震相关信息交换意见。

  双方加强地震预测研究的交流,但任一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对方可能发生灾害性地震的预测讯息。

  双方指定联系及通报沟通的单位和人员,应建立通报沟通作业流程,平时定期进行通报沟通测试。

  (二)地震监测应用技术交流合作

  就地震监测的前瞻性发展、地震速报预警的技术开发、地震背景与前兆分析、地震预测研究及地震监测在防灾减灾的应用等议题进行经验交流与合作开发。

  (三)地震防灾宣传和科普教育

  定期交流地震防灾宣传和科普教育经验,交换最新公众宣传资料。

  (四)双方同意的其他地震合作事项。

  三、合作方式

  双方同意就上述合作范围与事宜采取如下方式:

  (一)以合作研究、工作会议、考察访问、技术人员交流及举办研讨会等方式进行交流与合作;

  (二)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工作业务交流会议或研讨会,由双方轮流主办;

  (三)双方同意的其他增进地震合作方式。

  四、联系主体

  本协议议定事项,由双方地震业务主管部门指定的联络人相互联系实施。

  本协议其他事宜,由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联系。

  五、工作规划

  双方同意设置工作组,负责商定具体工作规划、方案。

  工作组应于本协议生效后三个月内召开首次会议,商讨双方联系及通报沟通窗口、信息交换与通报的项目、内容、格式、方式、频率及工作业务交流会议、交流活动等相关事宜。

  六、保密义务

  双方同意对于执行本协议相关活动所获得信息,遵守约定的保密要求。

  七、限制用途

  双方同意仅依请求目的使用对方提供的资料,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提供给第三方。但双方另有约定者,不在此限。

  八、文书格式

  双方同意信息交换、通报、查询及业务联系等,使用商定的文书格式。

  九、协议履行及变更

  双方应遵守协议。

  本协议变更,应经双方协商同意,并以书面形式确认。

  十、争议解决

  因适用本协议所生争议,双方应尽速协商解决。除另有约定外,协商应于请求提出后十五个工作日内举行。

  十一、未尽事宜

  本协议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得以适当方式另行商定。

  十二、签署生效

  本协议签署后,双方应各自完成相关程序并以书面通知对方。本协议自双方均收到对方通知后次日起生效。

  本协议于二月二十七日签署,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四份文本中对应表述的不同用语所含意义相同,四份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会长陈德铭董事长林中森

  其中《海峡两岸气象合作协议》。全文如下:

  海峡两岸气象合作协议

  为保障两岸人民福祉及生命财产安全,提升两岸气象观测、预报及气象灾害警报能力,促进两岸气象合作与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就两岸气象合作事宜,经平等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合作范围

  双方同意进行下列交流合作:

  (一)气象业务交流与合作:

  1.灾害性天气业务合作;

  2.气象资料与信息交换;

  (二)气象业务技术交流合作;

  (三)气象业务人员交流;

  (四)双方同意的其他气象合作事项。

  二、合作事宜

  (一)气象业务交流与合作

  1.灾害性天气业务合作

  就台风、暴雨、热浪、寒潮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系统,在观测、监测、预测、预报及警报等方面进行及时、持续通报与沟通。如接获对方查询,应尽快给予回应及协助。

  双方指定联系及通报沟通的单位与人员,应建立通报业务流程,平时定期进行通报沟通测试。

  2.气象资料与信息交换

  就气象业务相关规定及制度规范等信息进行交流。

  就气象观测、监测、预测、预报及警报等信息与产品,定期进行交换及经验交流。

  双方商定的其他气象资料和产品的交换。

  (二)气象业务技术交流合作

  就开发气象相关业务系统、灾害潜势预报警报、气候资源利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业务技术进行交流及合作开发。

  就气象业务发展,包括最新气象业务技术、天气监测和预报在防灾减灾的应用、特定或个案天气监测及预报等成果进行交流。

  就台风、暴雨及强对流天气进行联合观测实验,并针对两岸共同关注的气象业务技术进行合作研究。

  (三)气象业务人员交流

  双方人员每年原则上举行一次工作业务交流会议,或气象业务相关研讨会,由双方轮流主办。

  积极推动气象业务人员互访,进行技术交流以提升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四)双方同意的其他气象合作事项。

  三、联系主体

  本协议议定事项,由双方气象业务主管部门指定的联络人相互联系实施。

  本协议其他事宜,由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联系。

  四、工作规划

  双方同意设置工作组,负责商定具体工作规划、方案。

  工作组应于本协议生效后二个月内召开首次会议,商讨双方联系及通报沟通窗口等相关事宜。

  五、保密义务

  双方同意对于执行本协议相关活动所获相关资料及其他信息予以保密。但依请求目的使用者,不在此限。

  六、限制用途

  双方同意仅依请求目的使用对方提供的资料,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提供给第三方。但双方另有约定者,不在此限。

  七、文书格式

  双方同意信息交换、通报、查询及业务联系等,使用商定的文书格式。

  八、协议履行及变更

  双方应遵守协议。

  本协议变更,应经双方协商同意,并以书面形式确认。

  九、争议解决

  因适用本协议所生争议,双方应尽速协商解决。除另有约定外,协商应于请求提出后十五个工作日内举行。

  十、未尽事宜

  本协议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得以适当方式另行商定。

  十一、签署生效

  本协议签署后,双方应各自完成相关程序并以书面通知对方。本协议自双方均收到对方通知后次日起生效。

  本协议于二月二十七日签署,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四份文本中对应表述的不同用语所含意义相同,四份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会长陈德铭董事长林中森(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