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享到:

于洪君:“一带一路”的推进是全球治理进步的新现象

2019年12月20日 17:05 来源:

  12月19日,清华大学第三届“一带一路”合作论坛暨第十一届启迪创新论坛、第三届“一带一路”社会工作和公益慈善合作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发表了题为《一带一路对全球治理的理论贡献》的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摘录:

  大家知道,我们倡导推进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已经6年了,6年多来,建设成果超出了我们自己的预期,国际反响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热烈程度应该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参与程度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一方面,这份体现中国智慧的公共产品,给很多的国家带来了许许多多有目共睹的现实成果,比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工业园区、民心工程以及贸易繁荣、投资的增长、就业的增加等等,这都是有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另一方面,在保守主义、孤立主义、单边主义大行其道,国际经贸秩序和世界发展大势受到了冲击和危害的背景下,我们和平崛起的中华民族通过倡导和推动“一带一路”,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影响深远的新理念,提供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就是新的发展观,新的合作观、新的文明观。这些前所未有的新观念、新理念为当今世界的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内涵。

  第一,我想说新的发展观为解决共同发展的难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以发展作为繁衍生意并走向未来的基本条件。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国际环境下,不同的民族不同国家对于发展的理解,往往是不尽一致,发展的路径和结果,有时候相去甚远,这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人类进步不同致的主要的原因。我们所处的当今世界,大家是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但是,谋求经济发展的社会进步,始终是各国人民的主流诉求。我们现在看,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全球范围内在持续加大,刚才讲了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新经济体也都是如此,俄罗斯讲他们今年的增长大概只有1.7%。那么印度的经济增长,现在本质的下降这是一个大趋势,下行压力在全球而言在加大。

  那么我们中国倡导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目的是为了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和优势,全面实现打开国门搞建设这样的理念,进一步提升我们自身的发展质量。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是实现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联动发展,进而促进世界上所有国家实现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包容发展、共谋发展,这样的发展已经不止是各个国家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不止是在众多领域开展高质量的产能合作,不止是这些发展,这也是发展战略的对接,是居民优化、政策法规、管理模式、检疫检验、安全标准的有机结合与对接。

  “一带一路”持续推进是多领域、多层次的关键对接、机制对接,所以是新的发展观。遵循这样的发展理念,世界上的所有的民族、国家和地区最终我们相信,都会从独自发展转向联动发展,从封闭发展所谓开放发展,从粗放发展转为绿色发展,从低水平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样的发展观。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并且可以推而广之,这是人类发展史的一大剧变,是全球治理的一个新变化。

  第二个,新的世界观为各国的人民休戚与共指明了实践的基础。人类社会进步到近现代史的阶段以来,连续交往日益广泛和深刻,这是大家都普遍认可的一种基本事实,意识形态不管背景有多大的差异,这个交流日益广泛,联系日益密切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相互依存并密切合作是人类发展的大势所趋。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纵深发展,人类社会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特点变得更加突出。

  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早期阶段,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相互联系,人文交流与安全政策协调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合作,历史实践早已经证明了。我们在倡导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当中始终以新的合作观为指导,坚持以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为重要基础,以机遇共担、成果共享为首要前提,坚持这样的合作观,就是要始终秉持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既不强人所难、也不勉为其难。

  就是要充分地尊重合作伙伴的利益和选择,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规律为驱动,就是要不把自己的主张强压给别人,就是要讲究毅力为主,这种既考虑自身利益,又考虑伙伴的利益,既考虑长远的利益,又考虑现实可行的合作方式,为“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做保证,也为全球治理开辟了新的路径。所产生的积极的示范效应是必要的。

  我们倡导和实践的合作观,着眼于长远、着眼于现在、着眼于未来,既为当代着想,更为子孙万代着想,未来人类的社会同自然的关系,也可能是百年大变局中的一个重大变量,我们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的环境都在改变。百年未有大变局,不仅是国际关系在改变,还有人同自然的关系,人同生存环境的关系也要发生变化,所以我们新的合作关系还要考虑到这样的一个因素。

  所以,新的合作观从本质上来说,是超越了社会的差异,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超越了地缘政治局限,超越了发展水平的鸿沟。实现了这样的一个合作,实践这样的合作观,全球治理才有希望,全球治理才能成为可能。

  第三个,新的文明观,为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开阔了广阔的前景,国际社会充满合作,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表现形态的人类文明,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连接,这是我们对人类文明的一个新认识,我们在倡导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当中,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文明观,这种文明观的核心就是强调文明、多元、平等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色,也是世界进步的重要的原则,文明没有高下、优越,只有特色、地缘之分,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源泉,而应当成为人类进步的动力,坚持和禀承这样的文明观,中国在“一带一路”当中,反对经济扩张,不会重蹈西方列强抢占国际市场,我们也不会疏忽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和模式,把自己的意志和经验强压给任何的国家,我们倡导和推动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既不是谋求地区事物主导权,也不是和某个国家争夺事物的影响力,而是要推动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互联互通,致使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文明形态的国家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学互鉴。归根到底,要推动携手共建,共同努力,走向繁荣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只有面临着新的文明观念的基础上,才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更加现实的发展前景。这6年多我们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贸易总额已经超过了6万亿元,对这些国家的投资超过了800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园区,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一带一路”的新理念、新实践,为持续推进“南南合作”开辟了新奇迹,也为“北南合作”树立了新标杆,为国家落实的2030议程积淀了新成果。

  “一带一路”推进的是全球治理进步中的新现象,甚至说是一项最理性的选择。最后,我想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之路必将越走越远。今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将会成功举办,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4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社会组织的领导人坐在一起,共商高质量发展大计,签署合作项目合同额超过了640多亿美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了推进或者说是改善全球治理的又一个重要平台。

  我们“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的峰会彰显了人类发展的特殊途径,所以我们说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人类文明互学互鉴为两大前进动力的全球性联动发展与互力合作的新契机在“一带一路”的推动过程当中正在悄然形成,如果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重要的特点和趋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雷竟技平台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