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同美国的关系

2011年01月18日 14:37 来源:外交部网站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一)建交时间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两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概述

  1972年2月,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华,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1975年12月,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应邀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1979年1月,应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的邀请,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访美,揭开了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中美“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解决”。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中美建交以来,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和军事等广泛领域开展了交流与合作。1984年1月,中国总理访美,4月,美国总统里根访华。1985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访美。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美。1989年2月,美国总统乔治 ·布什应邀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同年5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访美。

  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后,美国宣布对华进行“制裁”,中止两国高层往来,严重恶化两国关系。

  1989年7月和12月,布什总统派遣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作为特使两次访华。1990年11月31日至12月1日,中国外长钱其琛应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的邀请访美。1991年11月,美国国务卿克贝克应邀访华。1992年,美国政府宣布向台湾出售150架F-16战斗机,严重违反中美“八·一七公报”,两国关系再度恶化。

  1993年11月19日,江泽民主席出席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了首次正式会晤。双方表示,为了两国共同利益,中美双方都要从战略的高度和21世纪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妥善处理双方的分歧。此后,中美两国领导人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多次举行会晤。

  1995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允许李登辉以“私人”名义于当年6月访美,中美关系陷入低谷。中国政府对美方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进行了严正交涉和坚决斗争。

  1997年10月底至11月初,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2年来对美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访问达到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的目的,推动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江主席访美期间,中美双方于10月29日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双方在声明中确认,将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基础上处理中美关系,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发展经贸合作关系,扩大在环保、能源、科技、法律、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美方在《中美联合声明》中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美领导人公开明确重申,美政府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主张,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并按照中美“八·一七公报”的原则处理售台武器问题。除华盛顿外,江主席还访问了檀香山、威廉斯堡、费城、纽约、波士顿和洛杉矶等地。江主席通过演讲、接受记者采访及举行记者招待会等多种形式,与美国会议员、主要媒体、工商企业、学术等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增进了美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1998年1月,美国国防部长威廉·科恩访华, 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两国国防部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协定》。4月29至5月1日,美国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访华。两国外长签署了《中美关于建立直通保密电话通信线路的协定》。 5月25日,江泽民主席同克林顿总统首次通过本月开通的两国元首直通保密电话通话,就南亚局势和中美关系进行了交谈。6月1至2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塞缪尔·伯杰访华。6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再次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

  6月25日至7月3日,应江泽民主席的邀请,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举行了会谈,双方达成了广泛而重要的共识。双方同意中美两国进一步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对话和合作;双方同意继续共同努力,向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目标加速迈进。双方决定,不将各自控制下的战略核武器瞄准对方;双方同意,进一步加强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战略对话,为促进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良性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双方发表了“中美关于《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和“中美关于杀伤人员地雷问题的联合声明”。双方特别就南亚核扩散问题和当前南亚局势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发表了“中美关于南亚问题的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将继续加强和扩大在政治、经贸、环保、能源、文化、教育、科技、军事、法律等广泛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除北京外,克林顿总统还访问了西安、上海、桂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7月27日,唐家璇外长在马尼拉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期间会晤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9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访美。9月27至29日,唐家璇外长访美。11月16日,江泽民主席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出席第六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见了代表克林顿总统与会的美国副总统艾尔·戈尔。

  1999年1月1日,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就中美两国建交20周年互致贺信。3月1日至2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应邀访华。3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于美国政府决定将在联合国第55届人权会上提出涉华提案表示强烈反对。

  1999年4月6日至14日,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邀请,中国总理朱镕基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中国总理15年来首次访美。朱总理一行受到了美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的热情欢迎和高规格接待。访问期间,朱镕基总理和克林顿总统举行了两轮会谈,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双方都表示高度重视发展中美双边关系,并将继续共同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4月9日,朱镕基总理同美国副总统戈尔共同主持了中美环境与发展讨论会第二次会议的开幕式。4月10日,朱镕基总理和克林顿总统在华盛顿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美方承诺坚定支持中国于1999年加入WTO。朱镕基总理还阐述了中方在台湾、人权和科索沃等问题上的原则立场。除华盛顿外,朱镕基总理还访问了洛杉矶、丹佛、芝加哥、纽约和波士顿等城市。

  4月23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5五届会议上,中国提出的一项对美国所提反华提案“不采取行动”的动议获得通过,从而使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决议案”未付诸会议表决即宣告失败。

  北京时间5月8日清晨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五枚炸弹从不同角度击中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三名中国记者死亡,20多名使馆工作人员受伤,使馆馆舍严重毁坏。同日上午,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对这一野蛮暴行表示极大的愤慨和严厉谴责,并提出最强烈抗议。同日下午,外交部副部长王英凡紧急约见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就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提出严正交涉,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提出最强烈抗议。5月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致函江泽民主席表示,“对昨天发生在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的悲惨场面和人员死亡表示我的道歉和诚挚的哀悼。”5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宣布推迟中美两军高层交往;推迟中美防扩散、军控和国际安全问题磋商;中止两国人权领域的对话。同日下午,唐家璇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再次向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提出严正交涉,要求美方公开、正式向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和受害者家属道歉,对轰炸事件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迅速公布调查的详细结果,严惩肇事者。5月14日,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要求,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通了电话。克林顿对炸馆事件表示道歉,表示将命令对这一事件进行彻底、全面的调查。6月16日,美国总统特使、副国务卿皮克林在北京向中国政府报告了美国政府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事件的调查结果。7月10日,中国女子足球队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女子足球世界杯决赛中,以4比5负于美国队,获得亚军。7月11日,江泽民主席就克林顿总统7月10日来函复函美国总统克林顿,对美国女子足球队夺得第三届女子足球世界杯比赛的冠军表示祝贺,并希望两国人民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交往得到不断深入与扩大。7月,中美双方就解决美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造成的中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害赔偿问题举行两轮会谈,双方就人员伤亡赔偿问题达成协议,美方将尽快向中国政府支付450万美元的赔偿金。7月25日,唐家璇外长在新加坡出席东盟地区论坛会议期间,会见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9月11日,江泽民主席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新西兰奥克兰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了正式会晤。会晤是积极的和建设性的。双方表示,中美两国将继续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江泽民主席阐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克林顿总统再次重申美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双方还认为,这次会晤将对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谈判的进程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这是中美两国元首实现成功互访以来又一次重要会晤,对于推动中美关系的恢复、改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月12日,陪同江泽民主席出访的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新西兰奥克兰应约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此前,唐家璇外长于9日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

  中美两国元首奥克兰会晤后,中美关系气氛有所改善,双方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往来有所增多。9月23日 唐家璇外长在纽约出席第54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举行了会晤。10月11日至23日,由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人大外委会主任委员曾建徽率领的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应美国国会众议院的邀请访美。访问期间,代表团会见了美国会参院临时议长瑟蒙德以及多名美国会议员和美国务院官员等。 10月17日,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要求,江泽民主席与美国总统克林顿通过中美元首直通线路通了电话。双方就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谈判的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10月25日 江泽民主席致电美国总统克林顿,就克林顿总统9月30日致江主席的国庆贺电表示感谢。江主席在信中表示,我们在奥克兰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正式会晤,取得了积极和建设性的成果。希望中美双方继续努力,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同日,中国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和美国财政部部长萨默斯在北京共同主持了中美第12届联合经济委员会。10月28日,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在北京与美国副国务卿皮克林举行了中美副外长级政治磋商。11月7日,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要求,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就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双边谈判问题通了电话。

  11月10日至15日 由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和由美国贸易代表巴舍夫斯基和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斯柏林率领的美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举行了谈判。11月15日,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协议签署后,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会见了由巴舍夫斯基和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斯珀林率领的美国政府代表团。江主席在会见时表示,这一协议的签署将有利于加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有利于促进中美经贸合作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并将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注入新的动力。江泽民并指出,中美双方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达成协议充分说明,我们双方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和展望二十一世纪的角度来审视和处理事关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

  12月15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普理赫递交的国书,并就当前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等交换了意见。12月16日,中美双方就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赔偿问题达成协议。根据协议,美国政府将向中国政府支付2,800万美元,作为对今年5月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所造成的中方财产损失的赔偿。

  进入2000年,中美在各个领域的高层往来与合作继续增多。1月12日,第三次中美环境与发展讨论会在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正式开幕,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朱丽兰和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尼尔·莱恩博士共同主持。1月13日,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会见了作为美国驻华使馆客人访华的美国助理国务卿罗斯,双方主要就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以及一些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外交部部长助理王毅也于当日会见了罗斯,就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1月14日,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第九次会议在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举行。1月22日至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中将一行访问美国,与美国防部副部长斯洛科姆进行中美两国国防部第三次防务磋商。美国国防部长科恩于1月26日会见了熊光楷副总长。访问期间,熊副总长还分别会见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谢尔顿上将、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罗尔斯顿上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斯坦伯格和美国副国务卿皮克林等。2月17至18日,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与美副国务卿塔尔博特举行了中美战略安全磋商,双方重点就全球和地区安全、中美关系,特别是台湾问题深入和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双方认为,中美两国对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安全都负有特殊责任。双方表示要增加接触,增进了解,扩大共识,促进合作。中方指出,发展和部署国家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不利于全球战略平衡,不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希望美方尊重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谨慎从事,作出明智的抉择。2月18日钱其琛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刘华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分别会见了塔尔博特一行。3月18日~22日,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霍尔布鲁克访华。江泽民主席、钱其琛副总理、唐家璇外长和杨洁篪副外长分别予以会见,王光亚副外长与霍尔布鲁克就联合国事务等问题举行了会谈。3月28日~30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访华。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钱其琛副总理、中央外办刘华秋主任分别会见了伯杰。唐家璇外长与伯杰举行会谈。伯杰在会谈和会见中表示,美国将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加入必须是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4月8日,美国副国务卿皮克林约见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通报美国中央情报局对美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责任调查的结果。美方只承认使用了不合适的目标定位方法,而且每一级审查都未能发现其中错误。美方对中央情报局八名人员进行惩处,其中一名已被解雇。4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此发表谈话指出,美方的解释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同日,王光亚副外长召见美驻华大使,强烈要求美国政府对轰炸事件切实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兑现美方关于赔偿中方财产损失的承诺,严惩肇事者,给中国政府和人民一个满意的交代。 5月28日,江泽民主席和美国总统克林顿通电话,就中美关系等问题交换意见。6月22日~23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华。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钱其琛副总理分别予以会见,唐家璇外长与奥举行了会谈。奥在会谈和会见中表示,美国政府理解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美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7月7日~8日,美国副国务卿霍勒姆访华,与王光亚副外长举行了中美军控与防扩散磋商。7月28日,唐家璇外长在曼谷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期间会见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9月8日,江泽民主席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期间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正式会晤,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同日,江泽民主席在纽约出席了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等美友好团体举行的午餐会,并就中美关系发表了重要演讲。此间陪同江主席出访的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和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霍尔布鲁克。9月14日,唐家璇外长在出席联大会议期间再次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举行会谈。 10月22日~29日,应美国副国务卿皮克林的邀请,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赴美举行中美副外长级政治磋商。11月15日,外交部长唐家璇在文莱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11月16日,江泽民主席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出席文莱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正式会晤,就中美关系、台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问题交换了看法。同日,陪同江主席出访的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文莱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12月14日,江泽民主席和胡锦涛副主席分别致电祝贺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乔治·沃克·布什正式当选为美国第43任总统,理查德·切尼当选副总统。12月15日,美国会通过“综合拨款法”,对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财产损失赔偿款项2800万美元作出安排。12月17日,唐家璇外长致电祝贺鲍威尔被提名为美新一届政府国务卿。

  2001年,中美关系在经历较大波折后,逐步得到改善和发展。

  1月4日,美国当选总统乔治·W·布什致函江泽民主席,对江主席祝贺他当选表示感谢。2月16日,布什总统致函江主席,表示愿与中方加强对话与合作,期待着在出席上海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江主席会晤并访问中国。2月18日,江主席复函邀请布什来华出席APEC会议并访华。3月13日,新任中国驻美国大使杨洁篪向布什总统递交国书。3月18日至24日,应美国政府邀请,钱其琛副总理对美国进行访问。访问期间,钱副总理分别会见了布什总统、切尼副总统、鲍威尔国务卿、拉姆斯菲尔德国防部长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等美政府领导人。

  4月1日上午,美国一架EP-3型军用侦察机在海南岛东南104公里处海域上空对中国进行侦察时,撞毁对其进行跟踪监视的中方歼八飞机一架,致使飞行员王伟罹难。美机肇事后未经许可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在海南岛陵水军用机场。当晚,外交部部长助理周文重就此紧急召见美驻华大使普理赫,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4月4日,唐家璇外长召见美驻华大使普理赫,就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事再次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4月11日,唐家璇外长接受美国政府全权代表、美驻华大使普理赫代表美政府递交的关于美军用侦察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事件的致歉信。4月12日,中方同意美军用侦察机24名机上人员离境。4月18日至19日,以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卢树民为团长的中方代表团和以美国防部助理部长帮办维尔加为团长的美方代表团,在北京就撞机事件及其相关问题举行谈判。4月18日,中国在第57届联合国人权会上连续第十次挫败了美国提出的反华提案。4月23日至25日,周文重部长助理与美驻华大使普理赫就美EP-3侦察机处理问题举行了非正式磋商。4月25日,李肇星副外长紧急召见美驻华大使普理赫,就美国政府决定向台湾出售价值数十亿美元、包括4艘“基德”级驱逐舰、8艘柴电动力潜艇和12架P-3C反潜巡逻机在内的大批先进武器装备事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5月1日,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发表2001年年度报告,其涉华部分对中国宗教状况妄加评论,肆意攻击。5月15日,美国务院负责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访华,向中方通报美发展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并就中美关系等问题交换意见。5月8日至27日,美国政府允许达赖喇嘛赴美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中方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6月2日,中美双方就美EP-3飞机拆运的技术性安排举行磋商,并达成共识。6月19日至22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周文重对美国进行工作访问。6月28日,唐家璇外长应美方要求与美国务卿鲍威尔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及伊拉克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7月4日晚,美EP-3飞机拆运工作全部结束。

  7月5日,江主席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话。江主席说,中国政府和人民重视与美国的关系,希望与美国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布什总统表示,美中双边关系至关重要,美中之间应有良好的对话。中国是一个伟大而重要的国家,他尊重中国,尊重中国的历史和未来。美中两国能找到合作的领域。7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就中美关系有关问题致函江主席,表示期待着即将对上海和北京进行的访问,并希望通过这次访问更多地了解中方对于未来的设想。

  7月25日,唐家璇外长在越南河内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期间与美国务卿鲍威尔举行会晤。7月28日至29日,应唐家璇外长邀请,鲍威尔国务卿访问北京。访问期间,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钱其琛副总理分别予以会见,唐家璇外长与鲍举行会谈。鲍表示,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美中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符合双方的利益,美国希望与中国发展建设性关系。双方并就其它一系列交流与往来达成共识。

  7月28日,江主席接受美新任驻华大使雷德递交国书。

  8月8日,江泽民主席在北戴河会见美国会参议院外委会主席拜登率领的美国议员代表团。8月9日,朱镕基总理和唐家璇外长分别会见了拜登一行。

  8月31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周文重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雷德,就美借口不扩散问题决定对中国中冶公司进行制裁事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9月11日,美国纽约和华盛顿地区遭受恐怖主义暴力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江主席当夜致电美国总统布什,就此向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慰问,表示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唐家璇外长也致电美国务卿鲍威尔表示慰问。9月12日,江主席应约与布什总统通话。布什感谢江主席对美国人民的关心,表示期待着与江主席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道,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江主席表示中方愿与美方加强对话,开展合作,共同打击一切恐怖主义暴力活动。9月13日,钱其琛副总理应约与美国务卿鲍威尔通电话,鲍再次对中方的支持和慰问表示感谢。

  9月20日至21日,唐家璇外长应美国务卿鲍威尔邀请访问美国。

  9月25日,中美反恐问题专家磋商在华盛顿举行。

  10月8日,江主席应约与布什总统通电话。布什感谢中国政府就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所发表的有力的声明,表示期待着与江主席于即将在上海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晤。江主席重申中国政府历来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强调中方愿与美方一道,加强交流与合作,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努力。同日,外交部发言人就美英开始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事发表谈话指出,中国政府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支持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通过的有关决议,支持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有关军事行动应针对恐怖主义的具体目标,避免伤及无辜平民。中方希望和平能尽早得到恢复。

  10月9日至10日,美负责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访华。10月9日,中美人权对话在华盛顿举行。

  10月15日,布什总统致函江主席,对江主席提出在APEC领导人会议期间安排时间讨论反恐问题表示感谢,并表示期待着与江主席在上海会晤。

  10月19日,江主席在上海与布什总统举行会晤,就中美关系、反恐等重大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达成重要共识。双方一致同意共同致力于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布什表示,美国政府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他把中国看成是美国的朋友。美国致力于同中国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美中之间会有分歧,但美方将本着相互尊重、坦率的精神来处理相互间的分歧。江主席表示,中国高度重视与美国的关系,一向主张中美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为此,双方可以建立高层战略对话机制,由我们两人直接或各派代表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及时沟通。

  11月12日,江主席与布什总统通话。双方就落实两国元首上海会晤精神和中美关系有关问题交换看法。

  11月12日,美国航空公司一架A300型客机在纽约附近坠毁。江主席致电布什总统表示慰问。唐家璇外长也就此致电鲍威尔国务卿表示慰问。

  11月29日至30日,王光亚副外长对美国进行访问,与美副国务卿博尔顿举行中美军控和防扩散磋商。

  12月4日至6日,美国务院反恐事务协调员泰勒大使率团访华,与中方就反恐问题举行磋商。12月7日,鲍威尔国务卿就中东问题致函唐家璇外长。12月13日,布什总统打电话给正在缅甸访问的江泽民主席,通报美方将退出《反导条约》。江主席阐明了我有关立场。同日,唐家璇外长也应约就此问题与鲍威尔国务卿通话。12月16日至17日,美负责军控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波伦访华,向中方通报美退出《反导条约》有关情况。12月28日,鲍威尔国务卿就中东问题致函唐家璇外长。12月31日,唐外长就此复函鲍,向鲍介绍访问中东四国情况。

  2002年,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到一些干扰,但总体上保持着改善与发展的势头。

  2月21日至22日,应江泽民主席邀请,布什总统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两国元首再次会晤,深入讨论双边关系和当前国际形势,一致同意中美加强对话与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共同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会晤达成多项共识,取得了积极成果。双方同意加强高层战略对话,积极开展经贸、能源、科技、环保、艾滋病防治、执法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就地区经济金融问题进行战略对话,并于年内举行经济、商贸和科技三个双边联委会会议。江主席愉快接受了布什总统的邀请,将于10月赴墨西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前对美国进行访问。应切尼副总统邀请,胡锦涛副主席也将于当年4月底访美。江主席向布什总统强调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对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布什总统重申,美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这是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一贯的政策,没有改变。

  3月4日,美国务院发表2001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其涉华部分继续对中方进行无端指责。3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就此表明立场,指出该报告捏造事实,颠倒是非,攻击中国的司法制度、民族政策和人权状况。这是美方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又一表现。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国政府致力于促进和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中国的人权状况正处于不断改善的最好时期。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中方要求美方尊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纠正错误作法,停止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3月7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周文重奉命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雷德就美允许台湾所谓“国防部长”汤曜明访美向美国政府提出严正交涉。3月11日,美方不顾中方坚决反对,允许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赴美,出席“美台商业协会”在佛罗里达州举办的所谓“美台防卫高峰会”,美国防部常务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和助理国务卿凯利与会并会见汤。3月16日,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雷德,就美允许汤曜明访美等问题向美国政府提出严正交涉。

  3月19日,美国会通过支持台湾成为世界卫生组织“观察员”法案,由布什总统于4月4日签署成法。4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就此表明立场,指出世界卫生组织是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联合国专门机构,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根本没有资格参与该组织。美方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作法,违反了美方自己承诺的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已向美方提出了严正交涉。中方要求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对台湾当局分裂中国活动的纵容和支持,以免损害中美关系。

  4月27日至5月3日,胡锦涛副主席应美国副总统切尼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先后访问了夏威夷、纽约、华盛顿和旧金山等地,与当地政、工商及侨学各界人士广泛接触。此访达到了加强接触、增进了解、求同存异、促进合作的目的,保持了两国高层对话势头,对落实两国元首共识,促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布什总统向胡副主席表示,他期待着江泽民主席2002年秋对美国的访问。胡副主席邀请切尼副总统访华,切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7月13日,美国防部向国会提交所谓《中国军力年度报告》,对中国国防现代化说三道四。7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就此表明立场,指出同世界主要大国相比,中国的军费无论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在国民人均、军人人均、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家财政开支的比例等指标上,都是非常低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保障官兵的生活水平、保证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当提高国防开支是完全正常的。

  7月15日,美国“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向国会提交首份年度报告,渲染中美两国战略对立和竞争,在一系列问题上对中方无端攻击。7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就此表明立场,指出该报告毫无根据地渲染“中国威胁论”,不负责任地建议对中国实行贸易和技术封锁,其用心十分险恶。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中国的发展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中美经贸关系从来就是双向互利的,中美发展友好合作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任何不带偏见、爱好和平的人都不应害怕中国的进步和中美关系的发展。我们希望美国各界有识之士认清上述报告的危害性,反对和抵制该报告。我们要求美国政府采取切实措施消除报告的消极影响,以免中美关系和两国的共同利益受到损害。

  7月31日,唐家璇外长在文莱会见美国务卿鲍威尔。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认为两国在反恐、经贸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获得了新的进展,在联合国事务、南亚、朝鲜半岛等国际及地区问题上保持着磋商,促进了两国的共同利益。

  8月2日,美国会众、参两院分别于7月23日和24日通过的含有涉台条款的《2002财年补充拨款法》统一文本交由美总统布什签署成法。8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就此表明立场,指出美此举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违背美国政府一再重申的一个中国政策,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是中方决不能接受的。中方已就此向美国政府提出多次严正交涉。美政府虽表示反对有关条款,但未采取有效措施阻止该法案通过。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8月25日至27日,美常务副国务卿阿米蒂奇来华参加中美副外长级政治磋商。胡锦涛副主席、钱其琛副总理、唐家璇外长分别会见阿;李肇星副外长与阿举行了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及江泽民主席2002年秋访美准备工作等交换了看法。关于陈水扁8月3日发表“一边一国”论,美方再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美方还向中方通报已决定将“东突伊斯兰运动”列入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名单。

  9月6日,江泽民主席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双方就国际和地区形势以及进一步发展和加强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等问题交换了看法。9月23日至29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周文重率团赴美磋商,为江主席访美作准备,会见了美常务副国务卿阿米蒂奇等美方官员。

  9月30日,布什总统签署《2003财年国务院授权法》。该法含有要求美向台提供防御性武器和服务时将其等同于美的主要非北约盟国、授权美总统售台“基德”级驱逐舰以及西藏和人权等多项涉华条款。布什总统在签署该法时发表声明指出:上述涉华条款是不当的,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签署该法案不表明他接受其政策主张或使它们成为外交政策。

  10月2日,美“国会--行政部门中国委员会”发表年度报告,利用人权问题对中方无端攻击。10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就布什总统签署《2003财年国务院授权法》表明立场,指出该法中的有关条款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和美方一再重申的一个中国政策,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中方决不接受。尽管中方多次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但该法案仍被签署成法,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10月7日,美国务院公布2002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其涉华部分继续指责中国政府“对宗教活动进行严格限制”。10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就此表明立场,指出该报告涉华部分不顾事实,无端指责中国的宗教政策,甚至公然吹捧“法轮功”邪教。这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践踏,也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10月17日,美国副国务卿博尔顿和助理国务卿凯利访华,外交部李肇星副外长、王光亚副外长和王毅副外长等分别会见。双方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交换看法。博向中方通报了朝核问题有关情况,中方阐明了在朝核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指出中国政府一贯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化,支持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希望1994年美朝核框架协议得到切实履行,希望通过对话解决该问题。

  10月22日至25日,应布什总统邀请,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了工作访问,与布什总统举行一年多来的第三次会晤。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并达成诸多重要共识。双方认为,中美作为拥有广泛而重要共同利益的两个大国,应扩大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对话与协调,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双方同意加强高层战略对话和交往。江主席邀请布什总统再次访华,布什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切尼副总统将应胡锦涛副主席邀请于2003年早些时候访华。双方对两国在反恐领域的合作感到满意,同意在双向、互利的基础上加强这一合作,共同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同意恢复两军交往,近期举行国防部副部长级防务磋商及其他交流项目;决定建立关于战略安全、多边军控和防扩散等问题的副外长级磋商机制。双方还就伊拉克、朝核、人权和宗教等问题交换了看法。

  两国元首就台湾问题坦率地交换了意见。江主席阐明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强调“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是对台海地区稳定和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威胁,希望美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布什总统重申,美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