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同美国的关系(3)

2011年01月18日 14:37 来源:外交部网站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08年1月17至18日,美常务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与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在贵阳共同主持第五次中美战略对话。双方就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何确保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加强两国在国际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合作等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意见。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外长杨洁篪分别会见内。

  1月23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出席柏林伊朗核问题六国外长会议后与美国务卿赖斯会晤。双方就中美关系、台湾问题 、 中美经贸摩擦以及 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1月31日,美国务卿赖斯就我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雨雪冰冻灾害致信杨洁篪外长表示慰问。

  2月26至27日,美国务卿赖斯访华,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唐家璇、外交部长杨洁篪分别会见。

  3月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北京奥运会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5月12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访华,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国务委员戴秉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副部长王毅(时任)分别会见。

  5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布什就四川发生特大地震事表示慰问。14日,美国务卿赖斯致信外交部长杨洁篪,就四川发生特大地震表示慰问。同日,美国政府宣布就四川地震灾害向中方提供50万美元现金援助。15日,杨外长复信表示感谢。17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应约与美国国务卿赖斯通电话,赖斯再次就中国四川地震灾害表示慰问并表示美方愿提供进一步援助。20日,美国总统布什赴中国驻美国使馆吊唁中国四川地震遇难者。同日,美国驻华大使雷德赴中国外交部吊唁。6月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美国总统布什,对美政府向中国抗震救灾提供援助表示感谢。

  6月12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在巴黎出席“支持阿富汗国际会议”期间与美国务卿赖斯举行会晤,就中国抗震救灾、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6月29至30日,美国国务卿赖斯访华,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戴秉国分别会见,外交部长杨洁篪与其会谈并共同会见记者。访华期间,赖斯赴四川都江堰地震灾区考察慰问。

  7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日本北海道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布什,双方就中美关系、北京奥运会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7月23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在新加坡出席东盟地区论坛系列外长会期间会见美国国务卿赖斯,就中美关系、北京奥运会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7月27至30日,外交部长杨洁篪访美,分别会见美国总统布什、国务卿赖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等。杨外长还出席了中国驻美国使馆新馆开馆仪式。

  8月6日至13日,应全国友协邀请,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作为美国奥运代表团荣誉团长来华观摩北京奥运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外交部长杨洁篪分别会见。

  8月7日至11日,美国总统布什偕夫人劳拉及家人来华观摩北京奥运会并出席相关活动。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分别会见,胡主席在中南海瀛台宴请布什及其家人。8日,戴秉国国务委员与布什、老布什一同出席美驻华使馆新馆开馆仪式。

  8月8日至15日,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来华观摩北京奥运会。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吴仪同志、财政部长谢旭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分别会见。

  8月21日至28日,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率美国总统代表团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及相关活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张德江、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北京市长郭金龙、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长尹蔚民分别会见。赵并赴上海访问,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会见。

  9月4日至9日,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长皮克率美国总统代表团来华观摩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民政部长李学举分别会见。

  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就中美关系、美国金融市场形势等交换意见。

  9月22日,赴纽约出席第63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的外交部长杨洁篪会见美国国务卿赖斯,双方就中美关系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9月23日至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纽约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和第63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期间,出席美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午宴并发表演讲,分别会见美前国务卿基辛格、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与美前财长鲁宾等美经济金融界重要人士座谈,并接受美有线新闻网和《新闻周刊》专访。

  9月29日,美国总统布什向胡锦涛主席致国庆贺电。

  10月3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决定售台“爱国者-3”反导系统、4架“E-2T”预警机升级为“鹰眼2000”型的相关设备和服务、30架“阿帕奇”直升机、182枚“标枪”型制导导弹及20套发射设备、32枚潜射“鱼叉”导弹和有关飞机零部件等6项武器装备,总价值64.63亿美元。中方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外交部、国防部、全国人大外事委、全国政协外事委发言人分别发表谈话,向美方表示强烈抗议。

  10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就国际金融形势交换意见。

  11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向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致贺电,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向美国新当选副总统拜登致贺电。

  11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与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国际金融形势等问题交换意见。

  11月14日至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美国总统布什邀请,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

  11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16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美国总统布什会晤,就中美关系、20国集团金融峰会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12月10日至16日,国务委员戴秉国对美进行工作访问,并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共同主持第六次中美战略对话。访问期间,戴国务委员分别会见美国国务卿赖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戴国务委员还会见了前国务卿基辛格等美两党前政要、工商界和智库人士,在布鲁金斯学会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晚宴上发表演讲。

  12月3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就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互致贺电。

  2009年1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胡主席和布什总统相互祝贺中美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取得的成果,并预祝中美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取得成功。双方并就中美关系、巴以冲突等问题交换意见。

  1月5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应约与美国国务卿赖斯通电话,双方高度评价中美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取得的发展。赖斯对无法访华并出席中美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表示歉意。双方还就中东、南亚局势等问题交换意见。

  1月7日至8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受布什总统、赖斯国务卿委派来华参加中美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国务委员戴秉国、外长杨洁篪、国台办主任王毅、副总参谋长马晓天分别会见,副外长王光亚与内会谈。

  1月12日,全国友协在京举办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图片展开幕式。国家主席胡锦涛、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分别向开幕式致录像贺词。

  1月12日至13日,美国前总统卡特、前国务卿基辛格、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斯考克罗夫特等来华出席中美建交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国务委员戴秉国分别会见。

  1月23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应约与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通电话,就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等问题交换意见。

  1月3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与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2月13日,外交部长杨洁篪致电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美大陆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纽约州坠毁事表示慰问。

  2月20日至22日,应外交部长杨洁篪邀请,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华,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戴秉国分别会见。杨洁篪外长与克林顿国务卿举行会谈并共同会见记者。

  3月9日至13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应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邀请对美国进行工作访问。期间,杨外长与奥巴马总统(副总统拜登陪同会见)、国务卿克林顿、财长盖特纳、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琼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事务特别代表霍尔布鲁克进行了会见和会谈,杨外长还会见了美两党前政要和工商界人士,并在美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演讲。

  4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伦敦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双方决定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就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双边广泛领域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协调合作达成重要共识。胡主席邀请奥巴马总统于今年下半年访华,奥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4月5日,外交部长杨洁篪与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通电话,就朝鲜宣布发射试验通讯卫星事交换意见,并就中国公民在美国纽约州宾汉姆顿市枪击案中伤亡事向美方表示关切。希拉里国务卿对中国公民在枪击案中不幸遇难表示哀悼,对受伤中国公民和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并愿与中方一道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4月11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访美,会见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农业部长威尔萨克、能源部长朱棣文、教育部长邓肯、总统科技助理兼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霍尔德伦、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比门特、国家科学院院长西瑟隆、国家工程院院长韦斯特等政要,会晤了前国务卿基辛格、鲍威尔,考察了耶鲁、康奈尔、斯坦福、乔治敦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加州大学等10多所美知名大学及其他不同层次的院校和中小学,赴微软、波音、谷歌等大公司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科研机构调研。访问期间,中美双方签署了两国教育部《关于2009-2013年教育交流合作计划》、《中美关于高等教育合作联合声明》以及《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合作备忘录》、《中国四川省教育厅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育合作备忘录》、国家汉办与美国亚洲协会《关于2009-2012年在美合作建设100所孔子课堂的谅解备忘录》、《中美暑期青年学者交流计划》等9个教育和科技合作文件。康奈尔大学向中方递交了捐回上世纪为免遭日本侵华战争破坏而精心保存的2000多个中国真菌标本的意向书。

  5月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与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双方就中美关系、甲型H1N1流感疫情、朝鲜半岛局势及南亚局势等交换意见。

  5月12日至14日,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华盛顿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共同举行中美副外长级政治磋商。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访美期间,何副部长还分别会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琼斯、常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弗罗曼、财政部提名副部长布伦纳德、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及美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并与布鲁金斯学会学者举行座谈。

  5月23日至28日,应全国人大外事委邀请,美国会参议院外委会主席克里访华并出席中美清洁能源论坛。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人大外事委主任委员李肇星、外交部长杨洁篪、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等分别会见。

  5月25日至6月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主席拉森、柯克率团访华。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人大外事委主任委员李肇星等分别会见。

  5月24日至30日,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邀请,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率美国会众议院代表团访问上海、北京、天津和香港。访华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与佩洛西众议长会见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佩洛西众议长一行还分别会见了上海市、天津市和香港特区负责人,并与全国人大环资委、民间环保组织、上海市有关企业等就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座谈。

  6月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就中美关系、朝鲜半岛局势问题交换意见。

  6月5日,美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率团访华,国务委员戴秉国、外长杨洁篪、中联部部长王家瑞、副外长王光亚、武大伟、何亚非分别会见、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朝鲜半岛局势等问题交换意见。

  6月9日至14日,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肇星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访美,参加中美议会(众院)交流机制第10次会议。

  7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祝贺美国国庆。18日,奥巴马总统复电表示感谢。

  7月9日,胡锦涛主席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在意大利拉奎拉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7月22日,外长杨洁篪与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期间会晤。

  7月27日至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顺利举行并取得积极成果。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国务委员戴秉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主持对话。

  8月19日至20日 美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联邦众议员、众院外委会主席伯曼率众院外委会代表团访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全国人大外事委主任委员李肇星、外交部长杨洁篪、商务部长陈德铭等分别会见。

  8月2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接受美新任驻华大使洪博培递交国书。

  9月1日至6日 美弗吉尼亚州联邦众议员、众院拨款委成员莫兰和纽约州联邦众议员、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主席马洛尼率团访问北京、上海。在京期间,曾培炎同志及银监会、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中投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分别会见。

  9月2日,外长杨洁篪会见美新任驻华大使洪博培,祝贺其履新,双方就中美关系交换意见。

  9月3日至9日 美华盛顿州联邦参议员坎特韦尔访问北京、上海。在京期间,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及发改委、商务部等单位负责人分别会见。

  9月6日至12日,应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访美期间,吴邦国委员长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同副总统兼参议长拜登、众议长佩洛西、参院两党领袖会谈,会见代理临时参议长井上健、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众院涉华小组负责人等政要,出席友好团体晚餐会和两国企业界在菲尼克斯举行的中美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并分别发表重要讲话。

  9月7日至8日,美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问题特别代表霍尔布鲁克访华,国务委员戴秉国、外长杨洁篪分别会见。

  9月15日至17日,美国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与美总统奥巴马访华先遣组共同访华。外长杨洁篪、副外长何亚非、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等分别会见。

  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纽约第64届联合国大会等系列峰会期间会晤,就中美关系及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9月28日至29日,美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访华,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国务委员戴秉国、外长杨洁篪、副外长王光亚、武大伟、何亚非、副总参谋长马晓天分别会见。

  10月11日至12日,中美二轨高层对话会议在北京举行,前国务委员唐家璇、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分别担任中美双方主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戴秉国分别会见美方人员。

  10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和气候变化问题交换意见。

  10月23日,外交部长杨洁篪与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奥巴马总统访华、气候变化等问题交换意见。

  11月14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在出席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举行会晤,就中美关系、奥巴马总统访华、气候变化、二十国集团合作等问题交换意见。

  11月15日至18日,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华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与奥巴马总统会见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经济金融、气候变化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

  11月24日,外交部长杨洁篪与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通电话,就中美关系等交换意见。

  12月7日至1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访美,会见美众议长佩洛西、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等政要。

  12月9日,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访华,外交部长杨洁篪、部长助理翟隽分别会见,双方就中美关系、伊朗核问题等交换意见。

  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期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

  2010年1月12日至15日 美国会参院美中议会交流小组共同主席默里、邦德率参院代表团访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会见,路甬祥副委员长与美方举行中美议会会议机制(参院)第5次会议。

  1月13日,吴海龙部长助理应约会见美国传统基金会会长福伊尔纳,双方就中美关系等问题交换了看法。

  1月30日,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就美方宣布向台湾出售“黑鹰”直升机、“爱国者-3”反导系统、扫雷艇等总额近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2月1日,何亚非副部长会见由首席执行官莫里尔率领的美国全国城市联盟代表团,双方就中美关系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2月12日,崔天凯副部长与美在华大公司负责人座谈。中国美国商会以及可口可乐、摩托罗拉等美在华大公司负责人参加。崔指出,中方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立场是坚定不移的,美方应认识到,中美关系是互利共赢的,希望美方与中方共同努力,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克服当前困难,确保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2月14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发表声明,祝贺中国农历新年。

  2月19日,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召见美驻华大使洪博培,就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达赖事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3月1日,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离任回国。

  3月3日,外交部长杨洁篪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和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双方就中美关系相关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3月4日,国务委员戴秉国在中南海会见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和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谈。

  3月10日,崔天凯副部长分别会见了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波拉克和沈大伟。双方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3月14日,中国新任驻美大使张业遂抵达华盛顿履新。

  3月14日至17日,应外交学会邀请,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访华。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戴秉国等分别会见,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3月16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国务院会见了中国新任驻美国大使张业遂并接受了他递交的国书副本。克林顿国务卿对张业遂履新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奥巴马总统和美国政府重视并致力于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美方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各个领域的合作。克林顿表示期待着今年夏天来华与中方共同主持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并在此前出席上海世博会及美国馆等有关活动。张业遂表示,他将在担任大使期间为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作出不懈努力,并阐述了中方对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当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也分别会见了张业遂,双方就中美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谈。

  3月22日至23日,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赴加拿大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协调人会议之后对美国进行过境访问,在华盛顿会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琼斯、副助理多尼隆、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副国务卿伯恩斯、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等美方官员。

  3月30日凌晨,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在华盛顿外国记者中心举行媒体吹风会,对中美关系作出积极表态,并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与台湾方面仅保持非官方性质的关系。这是自尼克松、卡特和里根总统以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历届政府奉行的长期、坚定的政策,其核心是一个中国政策,这一政策没有变化。美方不支持“台湾独立”,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欢迎两岸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希望两岸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美方重申承认西藏是中国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独立”,支持中国中央政府同达赖喇嘛的代表继续进行接谈。

  3月30日凌晨,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接受中国新任驻美国大使张业遂递交国书,并与张业遂进行亲切交谈。奥巴马表示美方致力于同中方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美中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美国欢迎一个作为国际社会强大、繁荣、成功一员的中国。美方所重申的一个中国政策不会改变。

  4月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就中美关系有关问题和全球核安全峰会、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4月6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通电话。双方积极评价中美关系,一致表示将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为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而不懈努力。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4月8日,崔天凯副部长会见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双方就中美关系等问题交换了看法。

  4月8日,崔天凯副部长会见美国前议员协会代表团,双方就中美关系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看法。

  4月8日,胡锦涛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北京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财政部长盖特纳。双方就两国经济关系和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即将于5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4月1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双方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重要共识。

  4月27日,杨洁篪部长应约会见了美前商务部长峰田、前国防部副部长英格兰一行,双方就中美关系、两国经贸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4月29日,国务委员戴秉国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通电话,双方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二、中美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一)双边贸易和投资

  中美双边贸易、投资以及经济技术合作在1999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1999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614.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其中中国出口41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5%,中国进口19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7%。对美顺差224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据中国外经贸部统计,截止1999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28628个,其中协议投资524亿美元,实际投资258亿美元。

  中美双边贸易、投资以及经济技术合作在2000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0年,中国同美国双边贸易总额为744.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其中中方出口额521亿美元,比上年出口增长24.2%,中方进口额223.6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5%;中方顺差297.4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2001年,中美双边贸易、投资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80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中方出口额54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中方进口额2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2%;中方顺差280.8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至2001年底,美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33734个,合同投资额677.74亿美元,实际投入350.3亿美元。

  2002年,中美双边贸易、投资以及经济技术合作呈大幅增长趋势。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2年1月至9月,中美贸易额达700.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5%;其中,中方对美出口501.9亿美元,增长24.5%;自美进口198.4亿美元,增长0.2%;中方对美贸易顺差303.5亿美元。1月至9月,美对华投资项目2403个,增长28.3%;合同美资金额73.3亿美元,增长33.1%;美

  方实际投资39.5亿美元,增长14.8%。截至2002年9月底,美在华投资项目累计36,308个,合同美资金额754.5亿美元,美方实际投入388.4亿美元。

  2003年,中美双边贸易、投资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继续以较大幅度增长。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3年,中美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126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其中,中方对美出口924.7亿美元,增长32.2%;自美进口338.6亿美元,增长24.3%;中方对美贸易顺差586.1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至2003年底,美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41340个,合同投资额864.43亿美元,实际投入440.88亿美元。期间,美方一些人借口中美贸易不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大肆炒作“中国经济威胁论”,美政府在纺织品、彩电等领域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一些议员还提出议案要求美政府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中方就此多次向美方提出交涉和做工作。

  2004年,中美双边贸易、投资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当年中美贸易总额1696.2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4.3%;其中中方对美出口1249.5亿美元,增长35.1%;进口446.8亿美元,增长31.9%;中方对美贸易顺差802.7亿美元。截至2004年底,美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45265个,合同投资额986.08亿美元,实际投入480.29亿美元。

  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投资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当年双边贸易总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达2116.3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4.8%;其中中方出口1629.0亿美元,增长30.4%,进口487.3亿美元,增长9.1%,中方顺差1141.7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和增长最快的海外市场。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止2005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49006个,其中协议投资1121.2亿美元,实际投资510.9亿美元。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