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
2001年起,从南京、长沙、武汉、成都、上海、重庆、青岛、贵阳、福州,一路走来,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已经跨越17个年头,迎来第九届盛会。作为两年之约的聚首,华文传媒论坛已经成为华文传媒人的盛会和节日;作为交流、互动的平台,华文传媒论坛更成为华文传媒人的精神家园。
“家园”
2001年起,从南京、长沙、武汉、成都、上海、重庆、青岛、贵阳、福州,一路走来,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已经跨越17个年头,迎来第九届盛会。作为两年之约的聚首,华文传媒论坛已经成为华文传媒人的盛会和节日;作为交流、互动的平台,华文传媒论坛更成为华文传媒人的精神家园。
在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召开之际,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征文集结出版了,华媒朋友们拿起手中的笔,记下了自己对华文传媒论坛这个“家园”的思念、向往、感恩和回忆。书中的每篇征文,字里行间展现的都是真人真景,流露的都是真情真意。
李双杰(俄罗斯《龙报》社长):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让我的世界变得更宽广,更美好,更精彩。
唐咏北(澳大利亚《塔州华人报》总编):此生有幸和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结缘,让我的生活和工作变得多姿多彩。
陈希(英国全媒体传媒会执行总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可可西里腹地,把那里的变化报道给全世界。
李卓辉(印尼《印华日报》总编辑):中国各地的新生态、新拓展、新产品和新成就,让我们十分感动,更深为震撼。
欧阳乐耕(日本乐乐中国电视台台长):中新社像一盏长明灯,照耀着我们海外华媒人回家的路。
高进(罗马尼亚《欧洲侨报》社长):“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我就是幸运踩中了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这几步。
莫利人(美国海外电视网总编辑):感谢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让我的心弦不断震荡。
滕维杰(匈牙利《新导报》创办人、总编辑):我见证了“论坛”的发起、诞生和壮大,与中新社结下了密不可分的情缘。
庄铭灯(菲律宾《商报》执行副总编):访问南宁需要做的事情之一,是跟中国大妈们一起跳广场舞,那个经验是难忘的。
朱新娥(埃及《中国周报》中文版副主编):让远方不再是远方,让故乡的故事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缺照片)
黄荣灿(台海文化传播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我温暖的家园。
张野(《澳大利亚时报》社长):“行走中国”让我领略了未曾游历的大美山川。
陈礼生(马来西亚《诗华日报》副总编辑):感谢你——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使我有机会领略贵州的人文山水,在这里完成了一场崇惑灵魂之旅。
陈寿章(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中国区总监):我徜徉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花园里,诗情画意从心底流淌,谱成一曲曲芬芳的诗词。
王敢(《欧洲时报》中东欧版总经理):“煮酒论英雄”、“媒坛论剑”,思想的碰撞,同行的新意和思维,行业求生的本能,都给了论坛新的含义和意义。
(缺照片)
关键词:华文 传媒 论坛 《家园》
分类名称:
港澳台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