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白色的猕猴桃花开满山头,悠悠青草生长在曾经斑驳的山体上。经过五年的恢复重建,遭受重创的汶川震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13日,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行走在这片土地上,考察汶川震后由海内外华人华侨捐建的民房、学校、医院等,收集项目运营情况,并为侨胞参与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摸底调研。
初夏时节,白色的猕猴桃花开满山头,悠悠青草生长在曾经斑驳的山体上。经过五年的恢复重建,遭受重创的汶川震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13日,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行走在这片土地上,考察汶川震后由海内外华人华侨捐建的民房、学校、医院等,收集项目运营情况,并为侨胞参与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摸底调研。
一幢幢风格统一的民居有序地座落在岷江河右岸,这个居住着131户村民的震源新村因地处汶川地震震中而得名。裘援平站在山顶的农户家中,俯瞰新村全貌,心中倍感欣慰。
震源新村在重建时,由广东省侨办统一组织侨捐资金,配套国家支持政策,每户捐助1万元人民币兴建而成。每一幢民居门前都贴着印有“侨心居”及捐助者信息的铭牌。裘援平驻足在铭牌前,她说,这个铭牌很直观地反映出侨捐的意义,也能让出资的侨胞有据可查。
新村一侧的山沟正是五年前灾难的爆发点,已经建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让裘援平仿佛看到了曾经的悲怆。她十分关切地向当地官员询问震源新村的发展现状,“重建后你们如何持续发展?”、“产业结构是否有所调整”……行走间,裘援平的嘴角一直带着微笑,她用“感慨万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刚到国务院侨办履新不足两月的裘援平感动地说,每逢灾难,海内外侨胞都感同身受,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他们的每一分钱都在灾后重建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这是她感触最深的一点。
在奥地利华人捐款130多万元参与重建的汶川县八一小学内,裘援平被学生们创作的精美版画深深吸引,连表赞叹,她希望学校能够在做好教学工作同时抓好道德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好学生。
裘援平走出小学校门,进入“灾后重建第一镇”水磨古镇景区。看到南粤新元素、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的古镇时,她不由感慨,在某种意义上,震区民众“因祸得福”,抓住了发展旅游的良机。
当得知包括水磨在内的汶川县每年有数百万游客到访时,裘援平的脸上再次流露出欣慰之情。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不仅做好了硬件建设,还规划出了相应的产业发展振兴思路。
在校长梁恩凡的引领下,裘援平饶有兴致地参观起侨爱学校——彭州金光通济中学,该校由印尼华商黄奕聪在汶川震后捐资2000万元参与重建而成。
参观时,正值学校课间休息,学生们纷纷向裘援平一行问好,尽管他们并不知道路遇的这位长者究竟是谁。
看到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看到设施齐全、安全防震的新学校,裘援平有感而发,在寄语本上写下了“金光爱心、通济育人”的感触。裘援平说,她特别高兴汶川灾区有相当部分的学校、医院都有侨胞的参与,这些侨捐项目对当地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裘援平还十分关心彭州山区教师培训工作,她表示将利用侨务系统的高校资源促进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临近离开,裘援平向12岁的初一学生王福凯细细询问起家中的情况,她嘱托王福凯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将来考上大学,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
随后,裘援平一行还来到四川省侨办机关视察和指导工作,并听取了四川省侨办主任周敏谦的工作汇报。当日晚间,成都市市长葛红林会见了裘援平主任一行。
记者 何浠 成都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CNSTV